歌剧《原野》: 用音乐塑造复仇主题与人生困境

曹禺经典剧作《原野》讲述了一个悲剧的复仇故事,留给后人巨大的阐释和挖掘空间,而由著名作曲家金湘作曲、万方改编的同名歌剧,是中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近日,中国音乐学院庆祝建校60周年首推大剧、歌剧《原野》在中央歌剧院首演,用音乐完成了对复仇、对人性、对人生困境的塑造。

在中国音乐史上,作曲家金湘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原野》是首部叩响西方歌剧宫殿大门、在国外上演的中国歌剧。在中国音乐学院复排之前,该剧已有多年未在北京亮相,此次由著名指挥家李心草执棒并担任艺术总监,著名导演陈蔚执导的版本,让业界与普通观众都充满期待。

《原野》剧照

无论是《原野》首演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还是复排再上演的今天,金湘的音乐都给人带来巨大冲击和洗礼。《原野》彰显了金湘歌剧音乐一贯的纵深性和丰富性,与原著故事的压抑、抗争、苍茫环环相扣。他极为擅长用音乐完成戏剧讲述,不是“话剧+唱”,而是把戏剧冲突呈现在音乐的走向中,声乐、器乐、民俗音乐、戏曲元素都成为表意的要素。

一般来说,教学机构推出的“学院派”歌剧不易摆脱“重声乐、轻表演”的印迹,演员唱得游刃有余,进入角色时则显得功力不足。中国音乐学院复排时,对这个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弥补,邀请有舞台经验的艺术家与该校教师、校友、优秀学生共同完成。虽然个别演员台词功底尚有提高的空间,但歌剧的整体呈现令人满意。

饰演仇虎的男中音歌唱家高鹏,丰满而富有张力地表现了仇虎的性格。面对世仇的凶狠、面对金子的感情都融汇在他的声乐呈现及舞台表演中。最触动人心的是,当心心念念报仇的他真的杀了焦大星之后,他颤抖着咏叹:“这双手,第一次这样颤抖。”随后,仇虎遇到了来杀他的焦母,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躲避,也不是“反杀”,而是如旁观般感叹,焦母如若动手杀害另一个生命,“也是这样的一下子”。这已经超越了对复仇的感慨,上升到对人性、对生命的反思。

无论是《原野》的原著,还是金湘的音乐,都营造出抗争与压抑交织的氛围,此版歌剧的舞美高度配合甚至升华了这一主题。沉重的巨石矗立在舞台,还原了“原野”的意象,同时,巨石的石柱又象征命运的手掌,演员在巨大的手指间穿梭表演。巨大的手指可以移动,观众难免提心吊胆:谁也不知道这命运的手掌下一秒会张开,还是会瞬间合上,让活生生的生命化为齑粉。这极具包蕴性的瞬间,时刻调动着观众的情绪,也为音乐的立体呈现加分不少。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韩轩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歌剧《原野》: 用音乐塑造复仇主题与人生困境
​汇集业内顶尖艺术家,歌剧《原野》在京建组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60周年复排经典歌剧《原野》,李心草担任指挥
中国音乐学院复排经典歌剧《原野》正式建组,李心草担纲指挥
​歌剧《原野》将在中央歌剧院上演 首演双日阵容公布
中国音乐学院校庆版歌剧《原野》将用“新声”诠释经典
中国音乐学院版歌剧《原野》将在中央歌剧院上演
中国音乐学院校庆版歌剧《原野》六月上演,公布首演双日阵容
民族歌剧《山海情》,用音乐抒写脱贫史诗
呈现5部经典民族歌剧,40名演员再现“喜儿”“小二黑”传唱经典

网址: 歌剧《原野》: 用音乐塑造复仇主题与人生困境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20346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