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指出赵孟頫一大错误,推翻其著名言论,见解独到令人佩服!

人们常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待权威人士、经典作品和著名言论,我们不能一味盲从、不假思索,而是应既虚心的学习,也大胆地质疑。因为真理越辩越明,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理解其中奥妙。

元代以来,书坛最有影响力的当属赵孟頫了,凡是学书法的几乎都临摹他的字帖、背诵他的书论。赵氏书论中,有一句特别有名,出自《兰亭十三跋》,原文写道:“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在赵孟頫看来,笔法和结构虽然都很重要,但前者明显更值得重视,因为“笔法”是可以做到“千古不易”、始终不变的,而结构则会变换。他接着说:“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赵孟頫指出,王羲之书法中的雄秀之气出自“天然”,是靠自己悟出来的。南朝书家学王羲之的很多,但极少有人能再现那种雄秀之气,原因不在于他们的字结构有问题,而是没有学到羲之笔法的精髓。

赵孟頫所说的“千古不易”,并不是说任何细节都得还原古人,因为他在文中说了“右军字势古法一变”。根本的原则和基本要求不变,而在一些细节之处、风格方面是可以创新的。

所以,有些人比较极端,误解了赵孟頫的话,一味模仿古人,而不敢融入个性,最终深陷其中,成了“书奴”“字匠”。不过,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认为赵孟頫这句话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错误的,“结字”比“笔法”更重要。

这一言论如石破天惊,因为很少有人敢于直接挑战赵孟頫这位“大权威”。启功指出,如果结构不精准,笔法再完美也是无济于事的:“上下的上字,如果把它倒过来还是上字吗?这难道不说明结字更重要吗?”

启功进一步举例:欧阳询这样的大书法家,号称“结构大师”,其楷书精妙之处就在险绝的结字、瘦劲的笔画。即使是这样高水平的大师,将他的字打乱结构,也照样会失去美感。“笔法”的确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准确的结构作为前提,那它也是“空中楼阁”。

启功把学书法比作盖楼房,砖不行,哪怕楼体再美妙,也只能是豆腐渣工程,而结构就是一块块严谨的砖石。笔法丰富、包罗万象,学起来非常难,而结构相对容易,因为学烧砖肯定比学盖楼容易的多。

启功先生的观点被很多人称为“真知灼见”,您认为启功和赵孟頫谁的观点更有道理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启功指出赵孟頫一大错误,推翻其著名言论,见解独到令人佩服!
元代书法除了赵孟頫,启功认为还有两位真豪杰!多数人猜不到是谁
这位大师的书法,启功认为远胜文徵明、董其昌,500年来少见!
启功书法的传世之美——与王羲之并肩的当代书法家
启功随口说的“公道话”,引起书法界争论,遭到“喷子”怒骂!
启功病中也诗词——纪念启功先生诞辰110周年
启功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暨书法作品展举行
这个湖南人的书法,被称作“清代第一”,却为何屡遭启功批评?
郭沫若题字为何争议总那么大?启功:你看看故宫博物院,就明白了
启功最崇拜的书法家,胜过文徵明、董其昌,知道此人的寥寥无几!

网址: 启功指出赵孟頫一大错误,推翻其著名言论,见解独到令人佩服!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20355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