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是不是一种心理特质?中科院学者相关研究在美发表

封面新闻记者 赵雨笙

封面新闻记者6月18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者开展了冲动性研究领域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研究,为冲动性作为一种心理特质提供了全面的支持证据。

冲动性的双因子模型。图据中国科学院

已有研究表明,冲动性与多种不良行为相关,如暴力和冲动购物。与此同时,它也是物质滥用和双相情感障碍等多种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之一。20世纪3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致力于将冲动性作为一种心理特质来解释和预测不同的人类行为,并提出了多种冲动性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然而,有研究对冲动性是否是一种心理特质提出质疑,认为冲动性目前存在缺乏一致的定义、统一的测量方法、明确的神经表征以及对行为的稳定预测力等问题。因此,研究呼吁放弃将冲动性视为一种心理构念,更不用说是一种心理特质。而这一结论主要基于零散的证据,缺乏稳固的实证支持。

为了检验冲动性是否是一种心理特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栾胜华研究组开展了冲动性研究领域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研究,为冲动性作为一种心理特质提供了全面的支持证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该研究招募了1676名有效被试,每名被试在线上测量平台上完成了10个冲动性量表和10个冲动性行为测量任务。所有任务包括48个冲动性指标。此外,每名被试还报告了日常生活中与冲动性相关的行为的频率,如冲动购物和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三个月后,196名被试完成了重测。

通过对48个冲动性指标进行的心理测量建模,研究发现了一个一般冲动性因子I。因子I与一般智力因子g类似,代表所有冲动性测量指标的共同成分。与其他指标相比,因子I在三个月后的时间稳定性更高,并能够更好地预测冲动购物、冲动饮食、短视频APP使用和社交媒体使用这四种与冲动性相关的行为。基于此,科研人员进一步开发了新的量表来测量因子I,并将量表被命名为可调式冲动性测量量表(AIMS)。AIMS包括50道题目。AIMS的题目长度可根据研究需求灵活调整,即使仅使用10题,仍能够保持出色的心理测量属性。

研究表明,冲动性是一种稳定、可测量且能够预测行为的心理特质,驳斥了之前研究提出的拒绝将冲动性作为心理构念的观点。一般冲动性因子I的发现以及新量表AIMS的开发,为冲动性的理论研究和测量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冲动性在临床和非临床情境中的应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冲动”是不是一种心理特质?中科院学者相关研究在美发表
中国心理学界人士探讨如何促进情绪心理研究
心理学专家齐聚促进情绪心理研究
项飙:写作和发表是对中国青年学者的驯化方式
身为你自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有关心智的研究史
符合这4个特质的人,拥有治愈他人的珍贵天赋。
这4个天赋特质,决定了你成为聊愈师的「潜力」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身上往往兼有男性女性特质
心理学:你最钟爱的颜色,其实早已暴露了你的“本性”
词采之美:学者散文真实底蕴之一种

网址: “冲动”是不是一种心理特质?中科院学者相关研究在美发表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20513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