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老祖宗的说法有讲究,值得一看
原标题:中秋将至,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老祖宗的说法有讲究,值得一看
文 | 读书君
一年中有12个月,4个季节,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其中农历七月、八月、九月是秋季,分别对应的是孟秋、仲秋和季秋,而农历的八月十五正处于“仲秋”之中,为此古人们将八月十五称为“中秋”。
中秋节,中国人最喜庆、热闹的节日之一,也是最古老的习俗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起源说法比较多,有人说起源于古代的祭月活动,也有人说起源于帝王的祭祀活动,还有人说起源于古代农业生产庆祝丰收。
具体要问到底起源于什么,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节日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早在先秦,就已经有了“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动,到了唐朝时,已经相当流行,并成为了法定的全国性节日。
在古代,人们过中秋,相当有意思,且禁忌讲究也并不少。
古人过中秋节,祭月、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这些习俗活动,也自然少不了。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是我们不太所熟知的。
比如古人过中秋节,一块月饼要全家分着吃,即便是有钱的大户人家也是如此。家里有几个口人,就切分成几份,即便人员不在家,也要给其留一份。
在中秋节这天,民间有越晚睡越长寿的说法。到了中秋节这天晚上,夜市灯火通明,百姓比肩接踵,通宵娱乐。
到了清朝时期,中秋节还有偷葱偷菜的风俗。话说,在这一天偷个葱,寓意未来能够嫁个好丈夫;偷个菜,能够找到一个好女婿。而已经的妇女,则是偷瓜,寓意可以生个好儿子。
当然,这些违背公序良俗,损害他人财物的行为,我们还是不要效仿。不过,可以看出,古人对中秋节的重视,以及赋予了中秋节许多内涵寓意,可见古人对中秋节的重视程度有多高。
中秋节是一种古老的习俗节日,如今,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中秋节的文化寓意日渐深厚,各种说法讲究也日渐增多。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快到了,今年的中秋节,你知道需要注意哪些禁忌吗?一起来看看老祖宗怎么说的。
01 中秋忌果饼不圆中秋也被称为“团圆节”,中秋是团圆的日子,月饼也被叫做“团圆饼”。在八月十五月圆之时,人们都期盼家人可以团聚在一起,联络感情,分享快乐和美好。
所以,在过去,老祖宗认为,中秋祭月拜月时,所摆供的月饼必须是圆的,寓意团团圆圆。月饼不圆,显得不吉利,有分开的意思。
此外,月饼用来供奉月神,也理应该是用圆圆的月饼,象征月亮的皎洁圆满。
除此之外,所摆供的瓜果,也应该是圆的,即便是将瓜果切开,也应该将其切成月牙瓣的莲花状,以此表达团圆美好的意愿。
02 祭月不放梨“中秋明月分外圆,千家万户共团圆”,中秋是团圆的日子,每到中秋节,游子归家与亲人们团圆,亲朋齐聚共赏月。“团圆”是中秋节的主题。
中秋节祭月,水果供品自然少不了。不过,也并不是什么水果都适合摆供,这其中有不少的讲究。其中,最忌讳的是供梨。
因为“梨”和“离”同音,有分离、离开的意思。中秋节是团圆喜庆的节日,放梨乃团圆节之大忌。
03 中秋忌“男拜月”古人有两种显著的信仰,一个是天地神灵崇拜,一个是祖先信仰。中秋节祭月,源于人类对上古天象的崇拜。在中秋节这一天晚上,人们在自家的门前庭院里,摆设月饼、瓜果等供品祭拜月亮,其在对月神表达崇拜信仰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期盼。
不过,古代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讲究。
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尤其是在古代,男女性别差别有着非常显著的界限。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人们都会有意避开“男女之嫌”。受此观念影响,古人认为,祭祀也应该有区别,以免亵渎了神灵。
而在古代,民间传说的月亮是阴的,太阳是阳的。月神代表女性,且在传说中,嫦娥就是天上的月神。为此,就有了“男不拜月”的说法,以免显得亵渎了月神。
而相传灶王爷,俗称“灶君”,或称“灶君公”,也就是厨房之神,是男神,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
灶王爷的主要职责,不仅是掌管人们的饮食,还负责考察人间一家善恶,年终时,要将掌握的信息情况汇总后,向玉皇大帝报告。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者腊月二十四,灶王爷就要回天宫向玉帝汇报人间的情况。由于其长得英俊,又是玉帝跟前的“大红人”,因为怕女性祭灶有“男女之嫌”,所以民间最早是让老妇人来祭祀灶王爷的,后来才发展到由男人祭祀,女子不能祭祀。
若是家中无男丁,则可以请邻里的男性来帮忙。若实在没有办法,还可以采用“遮掩”的方式,头上戴个斗笠来完成祭祀,如此一来,神灵也就分辨不出来是男是女,也就不会怪罪下来了。
04 忌乱吃月饼民间一些地方有“吃乱了月饼死公公”的说法。所以,一些地方有新媳妇婚后第一年在哪里过中秋节,往后几年就在哪过中秋节的说法讲究。
如若是婚后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节,那么往后几年也应该在婆家过;若是婚后第一年在娘家过中秋节,那么往后几年也应该在娘家过,以免吃乱了月饼,带来不好的影响。此外,话说新婚夫妻禁忌分月饼吃,“掰开”月饼,有分离的意思。
05 读书君说当然,中秋过节,强调的是团圆、舒服、开心。过去民间的不少禁忌说法,带有不少的封建迷信色彩,我们需要辩证看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民间中秋的这些禁忌讲究,其实也是在表达和传递一种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参考资料:郁海彤编著,每天一堂北大国学课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农历七月鬼月,“地门”被打开,老祖宗告诫的这4大禁忌,需注意
今日入伏!头伏说法多,都有啥讲究?可太多了
民间流传千年的禁忌:老一辈说,这5件事最好别做,还挺有道理的
和她吃饭需要注意什么?
古人说:“人过五十,穷不管2事,富不管2人”,70后值得一看
你知道还有哪些艺人的名字需要改嘛
俗语称“床底有三物,家败人丁散”有何深意?其中三物是指什么
七月十五最应该做的三件事
俗话说,宅子现四喜,家中出能人,这四喜指的是什么?有道理吗?
郑博士:中秋赏月要注意些啥?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2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43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78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