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文学高峰对话,众作家聚焦“新乡土书写”
在日前举办的2024莲池文学周之京津冀文学高峰对话上,李敬泽、阿来等15位著名作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畅谈新乡土书写。
对乡土经验的表达,是百余年来中国文学书写中非常重要的主题。从鲁迅开始,一代代的作家都在探索,如何表达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土经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认为,不可低估乡村中可能蕴含的现代性,历史经验和乡村振兴实践都说明乡村具有充分的现代潜能。
中国作协副主席、茅奖获得者阿来认为,当乡村进入文学书写时,其实已发生了变化。如同鲁迅笔下的乡村,传统的生产秩序和伦理已开始解构。他说,自己写得最费劲的小说是《机村史诗》,故事写到上世纪90年代末时,就很难再按以往的标准进行乡土写作,因为当时的乡村再度发生了一轮巨变,必须根据新的生产关系、新的技术背景来重新认知乡村。
“从城乡接合部到城乡共同体,我觉得这是近几十年中国文学发展的一条线索。”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认为,几十年来城乡正在走向一体化,新时代的乡土书写者应拥有更广阔的洞察力和更自由的想象力,让乡土书写代表性作家路遥在早期提出的城乡接合部,真正走向中华民族的城乡共同体。
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关仁山对农村的发展变化感触尤深,文学是写人的,“要想写好新乡土文学,就要了解新农民是什么样的,而新农民的形象也在等待我们记录,这是一种双向奔赴。”
“我也是写乡村小说起家的,乡村一直都在我们的创作意识深处。”在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尹学芸看来,乡村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密切的,“就像我的小说《蓝芬姐》里写的那样,在乡村,你可以随便走到一户人家里去闲聊,他家儿子是做什么的,他家媳妇是什么性格的,你都能烂熟于心,这是乡村才有的特质,也是很多故事的由来。我的很多小说都是这样来的。”
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楚认为,先锋小说中既有城市书写又有乡村书写,“尤其是苏童、余华的乡村叙事,成为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闪亮标志。”谈到当下的乡村,他表示,现在有不少厌倦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回归乡村,以全新姿态改写乡村的精神面貌,这些变化都是小说家应该关注、审视和书写的。
“我在乡村只生活了14年,在城市生活了30多年,但我的散文和小说写的几乎都是乡村生活,因为乡村留给我的记忆太深刻了。”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杜阳林表示,高晓声和路遥等前辈都写出了自己乡土的时代感,而在当下的新乡土写作中,如何赋予主人公以时代形象,也是他在持续探索的命题。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路艳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京津冀与长三角文学对话,以文学的方式促进南北文化“碰撞与融合”
是阶梯,还是枷锁?聚焦学院视域下的文学书写
2023年莲池文学周在河北大学举行
汤显祖文化高峰对话举行
新时代文学书写现实的新探索
知名作家齐聚长春 共议“植根生活、书写时代”
聚焦阿乙《未婚妻》 “北京作家2023精品研推工程第一期”举办
书写伟大时代 铸就文艺高峰
“同代人编选同代人” ,“新坐标”聚焦70、80后作家
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举办,作家学者共谈“京华文脉”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64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33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72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9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1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030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83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34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06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