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迹”和“马”没关系

“蛛丝马迹”是个使用率很高的成语,释义为: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很多人望文生义,认为“蛛丝马迹”中的“马迹”是指马的蹄印。其实,“蛛丝马迹”中的“马”,与拉车驾辕、四蹄如飞的哺乳动物“马”没有任何关联,而是指一种活动于灶台上的小昆虫。

这种小昆虫,学名“突灶螽”,俗名“灶马”,属直翅目蟋螽科。其名因地而异,重庆称之为“灶鸡”,杭州称之为“灶壁鸡”,广东地区则称之为“灶虾”。

灶马在我国南北方均有栖息,天暖时栖于野外草石、土隙间,天冷后则栖于灶台之上,以剩菜、饭屑、植物、小型昆虫为食。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七《广动植之二·虫篇》中记载:“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也。”“促织”即蟋蟀,说明灶马体型不大。“灶有马,足食之兆也”,表明在古代,人们习惯上将“灶马”简称为“马”。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虫三》中对灶马也有记载:“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进一步说明了灶马的生活习性——经常活动于灶台之上。灶马在灶台上爬行之时,常会留下一丝不易察觉的痕迹,这种痕迹便是“马迹”。因它与细微的蜘蛛丝一样让人难以辨识,于是人们便将二者等同起来,并称“蛛丝马迹”。

灶马不仅是一种昆虫,还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灶马“干燥全虫性味辛、咸、温,入肺、脾二经,捣碎外敷,可治竹刺入肉,有拔刺消肿之功”。民间还传说灶马是灶神的坐骑,上海就有风俗从腊月廿三夜开始为灶王备马,是用红纸糊成的“灶马”。

查阅相关书籍,“蛛丝马迹”一词最早出自清人王家贲的《别雅序》一文:“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疑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由于灶马是一种小昆虫,所以“蛛丝马迹”又常写作“蛛丝虫迹”,如清人夏敬渠所著《野雯曝言》七十九回中就有“蛛丝虫迹,屋漏蝙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如何”之句。可见,“马迹”和“马”没关系哦。

□董泽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和马签约龙韬娱乐 低头为“前辈”敬茶黄子韬撇关系
马魁和马燕闲聊,一不小心暴露汪新大秘密,马燕变脸了
马思纯和蒋雯丽的关系 揭秘马思纯和蒋雯丽关系
苏有朋和马思纯是什么关系 苏有朋和马思纯的关系是什么
马魁和明杰又见面了,汪新和马魁被贾金龙救了
马魁鼓励马燕考大学
马伯骞弟弟英年早婚了,98年的马仲骞和女友99年……
马嘉祺 刘耀文 小刘你真的很欠哈哈哈哈 一直在那“马马马”的喊……
辛柏青和马伊琍很像 为什么说辛柏青是男版马伊琍
马桥为什么叫马桥?丨闵行情

网址: “马迹”和“马”没关系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21649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