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二泉》:在艺术中绽放生命华彩
近期,天津音乐学院版民族歌剧《二泉》在天津武清剧院首演。作品以多幕歌剧的形式,讲述了民间艺人阿炳(原名华彦钧)虽然屡次遭遇坎坷,但依然凭借顽强的意志在艺术创作中尽情绽放生命之花的经历,彰显出苦难中人性的坚韧与不屈。《二泉》艺术特色鲜明,融合西方交响乐和二胡、琵琶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引入锡剧、越剧、江南小调、苏州评弹等地方戏曲形式,利用主题音乐独唱、重唱、对唱和合唱多种表现形式,成功塑造了阿炳刚毅桀骜、英才俊逸的艺术形象。
“苦”是阿炳生命旅程的主题词。不光彩的身世、底层艺人的社会地位、双目失明的身体残缺,他的身心经受重创,沉入人生的谷底和命运的深渊。但他终究没有向命运低头,一心通过自己擅长的二胡演奏、琵琶演奏、说唱艺术,诉说着心中的情感与思绪,进而成就民族音乐的经典——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二泉》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找阿炳录音这个重要事件开篇,由序幕、斥父、交恶、失明、断琴、重生、离世等七个部分组成。作品以“二泉”象征阿炳失明但又清澈洞悉世界的两只眼睛,以写实与非写实相结合的叙事手法和时空交错的结构方式,通过四条情感冲突线,将阿炳“琴弦上流淌的心泉”呈现出来,深层揭示了阿炳复杂的内心世界。
人物传记类歌剧作品可以相对集中反映传主的生存境遇、生活感悟和生命追求。这部歌剧紧紧抓住人物身上饱满的戏剧张力,进行深入挖掘。阿炳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正是这种苦难的经历,成就了他非凡的艺术造诣。《二泉》着重挖掘“困难”与“艺术成就”的连接之处:阿炳是如何看待命运的无情捉弄,如何在困境中甚至是绝境中突围,如何竭尽全力追求生命意义、实现人生价值。正如作品中阿炳所唱,“如果没有灯,把自己点燃……谁说天无柄,谁说地无环,扯着天拎着地世上走一圈”。《二泉》将阿炳冲破命运的决心、无奈、不甘、无憾等复杂的心理变化刻画得淋漓尽致,在这样的人物塑造中,阿炳完成了从社会底层艺人到在苦中求生、难中求进的艺术家的升华。
以音乐家为创作对象的传记类歌剧作品,还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就是音乐家的具体音乐作品与歌剧本身可以自然相融,相互倚重。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是民族歌剧《二泉》的一个天然亮点,但如何让《二泉映月》在整部剧作的叙事中精彩亮相呢?歌剧主创运用“跳进跳出”的手法,将剧中二胡演奏的部分独立出来,设置单独演奏空间,让专业二胡演奏家进行现场演奏,凸显了艺术家音乐作品的重要地位,也增强了舞台美术的层次感,丰富了歌剧的表现手法,更是以此向经典致敬、向阿炳致敬。
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二泉》完成了对阿炳从18岁到58岁人生的演绎。如此大的年龄跨度,对演员来说,无论在声音塑造上、形体表演上还是台词念白上都是一个考验。演唱方面,虽然阿炳的唱段包括西式咏叹调的《二泉啊》,但大多数唱段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饰演阿炳的歌唱家王宏伟将戏曲中黑头、老生的演唱技巧巧妙融入表演,如唱段《拉出我最真》以《二泉映月》旋律为基调,并借鉴了戏曲中的摇板,既与阿炳的人物性格特点相吻合,也体现出阿炳人生道不尽的沧桑感。最后深情唱出的“今天要拉出我最真!最真!”在“腔高不薄、腔低不弱”的技巧中饱含着真挚而深厚的情感,撼人心魄。
民族歌剧《二泉》由无锡市歌舞剧院创排并首演于2017年,为了进一步贴合当代视觉理念,主创团队再次进行研究创新,并由天津音乐学院再度进行经典化创排。天津音乐学院在此次创排中,让师生从课堂走向舞台,把舞台当作课堂,是对民族歌剧创演与人才培养方法进行的一次创新探索。创排的过程也是师生们学习经典、传承经典、创造经典的探索过程,这一过程引导着他们勇于在火热的生活现场摸爬滚打,通过潜心创作、推出精品,用人性的光辉照亮漫长的艺术之路,从而也在艺术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华彩。
(作者:袁晓群,系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民族歌剧《二泉》:在艺术中绽放生命华彩
王宏伟领衔 天津音乐学院民族歌剧《二泉》首演圆满落幕
“党的好儿女”中国红色经典民族歌剧片段音乐会精彩绽放
华侨城华彩艺术节 倾情绽放湾区艺术活力
华侨城首届华彩艺术节启幕,绽放湾区艺术活力
民族歌剧《山海情》在天津上演
上海非遗在法国巴黎绽放华彩
探索民族歌剧的更多可能性
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周五首演
江苏打造民族歌剧《桃花扇》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4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244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50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9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57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91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83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5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