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很感人的一首诗,短短28字,读后让很多人落泪!

如果不是因为今天这首诗,实在不愿意提及元稹。

元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

任谁说起他,都不得不称他一声“才子”,虽然才子大多风流,可是元稹的风流却是可耻的。

王实甫的《西厢记》应该算是中国十三世纪最伟大的爱情了,而《西厢记》却是根据元稹的《莺莺传》铺衍而来,只不过结局天壤之别罢了。

《莺莺传》虽名为莺莺传,却是元稹的自我写照,这是一场始乱终弃的悲剧。

男欢女爱本就浮云不定,聚散难期,若已经不爱,天空月朗地放手就是了,旁人亦无可厚非。

然而,他不该诋毁,为自己开脱: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这样的人必定令人所不齿。

后来,妻子亡去,元稹写下三首悼亡诗。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看了着实令人心酸;

更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忠贞,以为他真的要鳏老一生,不由暗生悲悯与同情。

可是再炫目的句子终究掩盖不住风流轻薄的底子,“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就算是懒得回顾,到底还是取次了花丛。

他又负了薛涛,娶了裴淑。

若不是因为他和白居易毕生的情谊,还以为他真的是个彻彻底底薄情寡义的浪子小人。

渡尽劫波知己在,在爱情并不通行的世界,自始至终的友情亦可感动后世的你我。

伯牙子期的知己知音太过浪漫,太白子美的友情略显一厢情愿,东坡鲁直的交情又多了点不平等的意味。

只有元稹和乐天,平平淡淡的真情,点点滴滴地建立,没有师生之别,没有俯首仰视,是扎扎实实的情谊往来。

元稹和白居易不仅诗歌齐名,并称“元白”,他们之间的友谊也非同一般,《唐才子传》这样写道:

“微之(元稹)与白乐天最密,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无逾二公者。”

公元810年,元稹被贬通州司马。

五年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写下了一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友人的厄运,足以令一个“垂死”者顷刻间精神百倍,足见友情之深,再见消息之突然,三见结局之反常。

无论哪一种,都是令人不能承受的疼痛。

“暗风吹雨入寒窗”,时势的悖逆是悲剧的根源。

一代巨匠也免不了命运的折腾。

“居易”居不易,“居易”或许仅是个人的奢望。

再说,人生几十年,沉浮升迁,很多时候是个人的意志和能力所不能掌控的。

元稹的吃惊仅是一时的状况,仕场争斗打拼,这样的惊异或许有一些“矫情”,作诗毕竟与现实有一定的差异。

试看,残灯已没了火焰,只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获悉好友被贬九江的消息。

在垂死的重病中,自己被这个突来的消息惊得坐了起来。

此刻,暗夜的风雨吹进窗户,分外寒冷。

这是身处逆境的元稹对友谊的坚守,也是对另一个不幸诗人最坚强的支持。

如此真挚的友情,完全渗透于这短短的28字之中,读后怎能不让人落泪?

友谊是阳光,驱散了笼罩在友人心头的阴霾;

友谊是兴奋剂,给困厄的对方以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白居易读后,回信道:“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元稹在得到白居易的书信时,竟是:“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情不自禁,情感决堤,一如“垂死病中惊坐起”。

能够这样,需要的是韧性。

这种韧性,检验的是友谊的坚实程度,以及情谊的质感!

同时也反映了一个人的超常毅力。

如此,友谊更纯,更经得起反复的验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元稹很感人的一首诗,短短28字,读后让很多人落泪!
王维最经典的一首小诗,短短28字,美得令人心醉
王昌龄最著名的一首边塞诗,短短4句,气吞山河,读后令人热血沸腾
苏轼临终前绝笔,短短28字道尽人生真谛,最后一句更是让人泪目,读懂受益终生
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28字成名作,余韵无穷,千古传诵,安慰后世一千多年
苏轼弥留之际写下一首诗,短短四句却道尽人生真谛,读懂受益匪浅
杜牧沦为争斗牺牲品,写下一首“遣怀”诗,短短四句,写尽浮生悲喜
杨万里最经典的一首七绝,短短二十八字,充满诗情画意,美到让人心醉
“大文豪”苏轼用一首诗讽刺诸葛亮,全诗仅短短20个字,却入木三分,一针见血
很经典的一首春日小诗,唯美又富有哲理,惊艳了世人一千多年

网址: 元稹很感人的一首诗,短短28字,读后让很多人落泪!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22419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