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专家支招青少年儿童科学运动
近期,不少地方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暑假期间,青少年儿童应该如何科学运动?医生指出,适当运动可以加速人体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青少年儿童等人群不要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运动,避免环境温度过高,体内无法散热,出现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引发过热、无力、头晕等中暑症状。
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曾赛珍说,青少年儿童在三伏时节户外运动可选择早晚相对凉爽的时段,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锻炼30分钟到1小时为宜,锻炼过程中保证水的摄入,以免出汗过多、体温过高,引起脱水、中暑等。青少年儿童在运动后出现体温持续升高、头痛、肌肉痉挛、恶心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夏季运动要科学补水。”曾赛珍提醒,盛夏时节,人体通过排汗来散热,造成体内水分流失,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可能造成头痛头晕。一些人在运动后大量出汗,人体丢失大量电解质,在补水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补充电解质。青少年儿童在运动后可以饮用一些淡盐水,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青少年儿童暑期运动要量力而行,最好在清晨和傍晚气温相对偏低的时候进行体育运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副主任朱威宏指出,青少年儿童在进行激烈的对抗运动时要做好防护,提前做好热身工作,避免发生骨折或关节损伤。
湖南省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海霞认为,对于青少年儿童而言,八段锦、太极拳、游泳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青少年儿童在运动后不要马上吹空调、洗冷水澡或喝冰饮料,避免温度变化大诱发血管痉挛,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
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教授余波提醒,有些青少年儿童在夏季进行剧烈运动后,容易出现热痉挛。热痉挛常涉及小腿、手臂和背部的肌肉。青少年儿童在运动时要随时观察身体的反应,如有头晕、乏力等症状,要及时停止运动,保证机能恢复。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青少年儿童在高温天气不要过度运动,避免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责编:李慧博、孙娜)作者:帅才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相关知识
哪些原因可能导致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专家解读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下降趋势
第33届香港书展7月揭幕 聚焦“儿童及青少年文学”主题
儿童如何保持健康体重?专家支招
专家支招盛夏预防日晒伤
第四届江苏省青少年“诗词里的科学”网络挑战赛收官
致敬“降压0号之父”华罗庚|“鹤舞童梦·致敬科学精神”青少年绘画大赛首站在贵阳开幕
第33届香港书展开幕 聚焦“儿童及青少年文学”主题
第33届香港书展7月19日至25日举行 聚焦“儿童及青少年文学”
南京未来科技城:盛夏时节 在悠谷一起阅读消暑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