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居民跨城来看剧
英文原版《剧院魅影》剧照。(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商报记者 吴素红 李丹
5周40场演出!原版《剧院魅影》刷新了深圳演出市场的最高纪录。
自7月2日起,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首演至今,在深圳掀起了“魅影旋风”。
“深圳的市场比我们想象得更具潜力,也让我们看到深圳观众对于高质量作品的极大热情。”原版《剧院魅影》深圳站的主办方、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鸿娅说。
随着演唱会、音乐剧、舞剧、戏剧等在深圳轮番登场,大湾区居民“跨城来看戏”成为来深圳分享的一股新潮流。
“太震撼了!看到吊灯升起的瞬间非常激动,这是看多少遍照片都无法获得的共鸣!”“看完觉得‘搬砖’一周的痛苦都离我而去。”这些热情洋溢的观演心得,在自媒体上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
主办方表示,开演之前,第一周的全部8场和第二周的部分场次就已经售罄。开演后,因为演出口碑上佳,票房一路走高,很多观众在观演后进行了复购。前三周平均上座率超过92%。
“魅影旋风”不仅席卷深圳,带动了不少大湾区城市居民为剧奔赴,“跨城看剧”成为新潮流。
根据深圳滨海艺术中心的票房分析,前来观看音乐剧的观众,来自香港、惠州、东莞、广州、佛山、中山、江门等地观众增多。
除了原版《剧院魅影》,7月12日,另一部世界经典原版音乐剧《妈妈咪呀!》也首次来到深圳,在南山聚橙剧院连演10天。
杨鸿娅认为,深圳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城市,很多年轻人在这里发展事业,同时也有着更高的文化生活需求。
先看消费群体。根据深圳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32.5岁是全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龄,是中国“最年轻”的一线城市。年轻充满活力,且还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这与培育音乐剧市场需要的消费群体高度契合。
再看城市场馆设施。近年来,深圳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将深圳打造为“演艺之都”。除了引进大型演唱会及剧场类项目,现代化演出场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建成。
随着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坪山大剧院、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等高标准演艺场馆建成运营,《剧院魅影》《音乐之声》《唐璜》等越来越多国际级重磅演出被引进。
深圳年轻群体对文化演出日益高涨的热情、市场的消费能力、城市的接待保障能力,成为深圳吸引国内外顶流演出剧目纷纷来此首演首秀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深圳演出行业发展突飞猛进。据道略演艺产业研究院对深圳150余个(包括专业剧场、大型体育场馆、广场、会展中心、公园临时搭建演出场地等)在2023年举办了营业性演出的场所进行统计,2023年深圳共举办营业性演出超万场,服务观众近400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19.6亿元。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湾区居民跨城来看剧
“三城记”香港巡展开幕:用展览讲好湾区故事
华侨城华彩艺术节 倾情绽放湾区艺术活力
华侨城首届华彩艺术节启幕,绽放湾区艺术活力
“湾区有戏”巡演启动
湾区艺术家走进翁城,用丹青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携手总台唱响“湾区同心圆”,南沙公控助力湾区文化交流融合
推动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 共绘湾区文艺“同心圆”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亮相,艺术之光点亮湾区之夜
世界名团、口碑好剧将登金湾艺术中心舞台 28米巨型祥龙迎观众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24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2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7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1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18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60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50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600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6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