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界的神话:5元买来的“破布”,5500万起拍,卖3.08亿

书画收藏界的神话:5元买来的“破布”,5500万起拍,卖3.08亿

书画收藏向来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一则利益不菲,二则真假难辨。国内顶尖收藏大家马未都,搞了半辈子收藏,就是不怎么碰字画。他知道字画“十有九赝”,这个尺度不好拿捏。

但是,还真有人在书画收藏界中捞了一把。此前,曾有一块“破布”,购买的时候仅仅花了5元,时过境迁之后,5500万起拍,卖了足足3.08亿。这块“破布”什么来头?竟有这般魅力?

小编多说一句,这块“破布”可是不简单,正是王羲之书法的代表作。怎么就成了破布呢?这就有的一说。王羲之曾写的《平安帖》,代代相传的同时,摹本也是多的没边。

小编需要指出的是,王羲之所处时代由于技术局限性,用的都是绢本。绢本难于保存,也客观的造成了后代摹本较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王羲之的《平安帖》绝非真迹而是形神兼备的摹本。

这点没有疑问,王羲之成就最高的《兰亭序》,也是以冯承素摹本为尊。原因很简单,王羲之在魏晋之后名气太大,以至于名帖真迹基本上损失殆尽。现在看到的所有的王羲之的书法作品,都是后人临摹的。

临摹水平有高低之分,一般比较权威的说法,援引金玉昌认为是北宋王冼的临本。但是徐邦达也有个说法,认为其南宋摹本。不管是南宋还是北宋,此帖为摹本无疑。

后来,此摹本传承有序的被名家收藏,比如文征明、乾隆。乾隆得到此帖后,喜不自胜,在上边没少盖章。及至清末,国运凋零,宫女太监多有偷盗皇家书画拿出去贩卖。

当然,不懂行的人也是卖给了懂行的藏家。就这样,次摹本流入民间。到了20世纪40年代(此处存疑:一说为20世纪60年代),此帖重出江湖于北京琉璃厂。可是那时候,古玩字画顶不了馒头咸菜。

最终,藏家以5元的“白菜价”买回了一块不起眼的“破布”。从此,王羲之的《平安帖》就再也没有现身于江湖。直到2010年北京中国嘉德秋拍,王羲之的《平安帖》露面了。人们才始见真容,全文仅仅41个字。

然而,就是这当年不起眼的“破布”,竟然以5500万的天价起拍。几轮角逐,最终以3.08亿的天价成交。藏家正是大名鼎鼎的刘益谦,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仁兄还以2.8亿的天价买了成化鸡缸斗彩杯。

不管怎么说,从王羲之的《平安帖》的流传轨迹来看,可谓是跌宕起伏。大致来看,传承还算有序。王羲之的书法摹本,基本上都是国宝级文物,放在博物馆里都是禁止外出展览的。刘益谦藏入怀中,足见其实力雄厚。幸好,国宝级文物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点还是值得让人欣慰的。

王羲之的《平安帖》,确实是书画收藏界的神话。当年那位藏家恐怕也没想到,5元买来的“破布”,时隔多年后竟然以5500万起拍,卖了3.08亿。平常人听起来都是天方夜谭,可这就是中国书法的魅力。其实,艺术品交易市场中,中国书法作品已经屡屡创出天价,下一个奇迹又会是谁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地摊上5元买的“破布”,多年后拍出3.08亿的天价,一个字值750万
冷军画揉作一团的“破布”,线头、褶皱清晰可见,卖212.8万
冷军画揉成一团的破布,卖213万,网友看不懂,专家:放大30倍看
5元的赝品63年后拍下3亿 只因一个原因
这种常用的5元纸币,单枚报价8万元,快打开钱包看看你有吗?
北美私人收藏明清书画 | 古代书画春拍
收藏看点:2024保利嘉德的送拍运作流程及行业发展趋势
碰到“恐龙号”5元纸币,可不要随意花掉,一张价值10 00元
鉴宝专家曾以17万“骗画”,转手卖8700万!如今怎么样了?
茶器,凭什么成为收藏界的“新宠”?

网址: 书画收藏界的神话:5元买来的“破布”,5500万起拍,卖3.08亿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22945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