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
原标题:宣纸: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手工纸张,始于唐代,产于安徽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府管辖,故得名宣纸,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关于宣纸的记载,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有云:“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到了宋代,泾县宣纸更为文人所索求,诗人王令在《再寄满子权》中写道:“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
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宣纸的这些特性,使其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用纸。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是以线为主、点皴为辅,特别注重用墨,虽只是黑白,却能“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这一切都建立在“纸上调墨”的基础上。宣纸神奇的特性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因为有它为载体,今天我们才得以看到古人的精美作品,体悟“咫尺千里”的艺术境界。
“片纸不易得,操作七十二”。从原料的采集,到一张成品的完成,宣纸的制作,千年来延续着古老的技艺。一百多道操作流程,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出厂,历时至少一年。传统工艺漫长的周期,让宣纸的韧性得到自然充足的锤炼。
制作技艺的严苛,使得宣纸易于保存、经久不腐,被冠以“国之瑰宝、纸寿千年”的美誉。一张好的宣纸能保存上千年,且存得越久,纸品越佳,洇墨染色能力有增无减。当欧洲几个世纪前的一些壁画已开始龟裂脱色甚至破旧不堪,美国国会图书馆发出“图书自毁”的惊呼之时,我国的许多珍贵资料和书画真迹因用的是宣纸而安然无恙。
笔者曾漫步于北京琉璃厂的胡同,目之所及,临街店铺里摆放最多的,就是文房雅器:大大小小的宣笔、随意摆放的印章、层层叠叠的宣纸。进到一两个厅室,用心聆听店主关于历史的介绍,细细品读画中的山水。与纸笔浸润多年,让这里沾染了深厚的文化气息。他们跟来客细细钩沉蔡伦及其弟子孔丹的轶事,讲述从李白到李煜的宣纸情怀,讲解书法绘画的创作技法……
在中国文人眼里,一张朴实的薄纸,宜书宜画,就是自己最好的陪伴。当柔软的笔尖与纸张相遇,洇染开来的墨汁中,便寄托了无数人的心情转合,也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透过这一尺见方的宣纸,人们会发现,它已不再是一个二维平面,而变成了一个立体的辽阔空间,包容着成百上千年的时光,成为时间与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一幅幅描摹在宣纸上的画作、题跋,为后世传递着丰富多样的信息。历史是这样的鲜活而又异彩纷呈,中国文化是这样的悠久而又美轮美奂。
既能以水导墨,又能以水抗墨。宣纸给中国书画艺术提供了太大的想象空间,也体现着中国文化对君子之道的追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随着巨幅画轴缓缓展开,宣纸的魅力惊艳世界。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宣纸以时尚新颖的表达,讲述了动人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出“美美与共”的魅力。
纸寿千年,墨韵万变。一幅幅图画,一章章文字,以宣纸为载体光耀千秋。历史积淀中,古老的宣纸成就了万千气象,也为我们守护着文明的记忆。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李自强),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3,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出暑记|穿五层依然轻薄透凉 古人的夏日衣衫为何“薄如蝉翼”?
爱情,也似一场花事
贾似道被贬官,不知谁人写下一首词,蕴含深刻哲理
生活如水,人生似茶
90岁杨少华近况堪忧!骨瘦如柴手臂似枯枝,神情呆滞反应略显迟钝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唐宋诗词比喻的妙用:喻体与主体的互换
央视主持人去农村不讲究,坐田里吃西瓜肤白似雪,被赞美过马凡舒
【艺术评论】方人也作为中国彩色宣纸国画和丝绸国画第一人
周杰伦新专辑封面释出 置身圣米歇尔山如梦似幻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1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9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