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出游如何更安全
登高观夜景、夜间光影秀、沉浸式演出、博物馆夜游……夜间文旅成为旅游休闲的新选择。当前,夜间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激发了人们夜间出游的热情。夜间文旅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如何规范管理,保证游客出游安全,值得关注。
交通是夜间文旅的一大关键点。景区要尽量减少游客出行换乘,通过设置夜游专线,将旅游景点、特色街区、主题公园等景点串珠成线。要充分考虑自由出行游客需求,通过延长公交线路运营时间、加密高峰时段发车班次、增加网约车投放量等举措,充分保障游客需求。
针对夜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路况不明、视野受限、天气变化等问题,要持续完善夜游装备、夜间照明、信号覆盖、夜间标识、公共厕所、休憩座椅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为游客打造优质舒心的环境。同时,基于夜游客群的“年轻化”特征,在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方面充分融入智慧化技术手段,增加智慧导览、电子地图等智慧化设施。
夜间文旅也要注重提升安全意识。管理方启动夜游产品体系规划时,就应统筹考虑夜游项目设置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做到安全前置。如在夜景营造中要综合考虑灯具材质、选址环境、消防规范等多个因素,将夜景灯光的景观功能和安全功能进行融合,同时要对夜游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提前为游客规避风险。
在安全预警和应急救援方面,要加强夜游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动态监测,与交通、气象、消防等部门合作,建立安全预警联动机制。同时围绕重要区域和活动场所建立分级分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人员培训,全面提高服务人员应急处置能力。通过“一键呼叫”“无人机巡逻”等智慧化安防手段的应用,实现夜游安全管理全面升级。
(作者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本报记者王珂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6日 07 版)
(责编:邢郑、孙娜)作者:张祥宇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相关知识
北半球高温热浪来袭 这样应对更安全
让民俗与安全相得益彰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清明节假期出游提示
面对台风,如何确保船舶安全?
美国重发展欧洲重安全,中国AI如何既要又要?
黑夜背后的绝望:夜空不再是安全
重庆多家医院 夜间门诊上线
“双节”期间 北京全市预计接待游客1283万人次
小S陶晶莹等台湾众星为未成年权益发声 呼吁建立更安全的保护网
华南龙舟水强势开启!为何龙舟水期间强降雨常在夜间出没?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