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为何能够千古流传?
《醉翁亭记》是一篇宋代经典散文,由欧阳修创作。这篇文章一问世,即在北宋文坛引起轰动。然而,欧阳修的学生苏轼却对这篇文章提出质疑,认为其辞藻虽华丽却缺乏奇特之处。这种评价在当时并非孤立,王安石也认为王元之的《竹楼记》明显胜过《醉翁亭记》。但随着时间推移,《醉翁亭记》在元明时期却突然获得了“平反”,清朝更是将其尊为古代游记中的“绝品”。为了理解为何欧阳修的这篇散文能够成为“千古名篇”,让我们从历代文学评论家的观点中寻找原因。
一、《醉翁亭记》“坏”在哪里?
初问世时,《醉翁亭记》就引起了有关体裁问题的争论,究竟是“记”还是“赋”?在古代,“记”主要是记叙事,但欧阳修的文章却充斥着议论,还使用了“赋”的专属用词,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它更像是一篇“赋”。因此,北宋诗人陈师道认为欧阳修故意模仿杜牧的《阿房宫赋》,写了一篇“游戏”的文章,导致失去了佳评的资格。此外,全文使用了二十个“也”字,有人觉得这显得刻意而造作。
然而,也有人反对这种批评。黄庭坚认为《醉翁亭记》的“也”字数更多,但与苏轼的《酒经》相比,欧阳修运用得更为巧妙,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激昂情绪。这种巧妙的运用让《醉翁亭记》在感情表达上具有更高的艺术水平。
二、《醉翁亭记》好在何处?
在元代之前,文坛对《醉翁亭记》的评价逐渐发生转变。宋末的陈鹄认为,文章在体制上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金朝的文评家王若虚认为文章风格虽滑稽,但仍是佳作。为了理解为何这篇文章被视为“千古名篇”,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优点。
首先,这篇文章是欧阳修发自肺腑的作品,是流丽自然的典范。它打破了传统的文体界限,具有独创性。欧阳修创造性地将“记”和“赋”融合,引发了文学体制上的创新,这一点是其他文章无法比拟的。
其次,欧阳修“自我为法”的作品在当时是一种天才的创新。他将记事文章引入议论的领域,使得“记”不再只是叙述事实,而开始具有赋的表达手法。这种自我违法的创新让《醉翁亭记》在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第三,这篇文章并非游戏之作,而是欧阳修匠心独运的杰作。尽管看起来随意,但它彰显了个性,提倡了“灵性”学说,深受明代文人推崇。
第四,文章中“乱中有序”,思想立意高远。欧阳修将自己被贬官解读为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尤其,“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句更是耐人寻味,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总体而言,《醉翁亭记》在抒情、独创和思想性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尽管在宋代受到质疑,但在元明清三代,它逐渐获得了肯定和赞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人在低谷时,读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活得通透了
探寻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之乐”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篇重磅亮相
夜读·经典之夜|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国画)
原创李清照有名的“烂尾词”,开篇惊艳结尾备受争议,却照样流传至今
苏轼劝好友戒色,写下一首诗流传千古,男子读了笑,女子看后气
《卖油翁》最后一句话为何被教科书删掉?欧阳修:我太难了
林则徐最著名的一首诗,其中两句爱国名言,振聋发聩、千古流传
新婚当夜,苏轼写下一首“洞房诗”表达场景,流传至今成千古绝句
《长安三万里》中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64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33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72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9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1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030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83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34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06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