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辞职信”,笔法戛戛独创,后世望尘莫及!
原标题:米芾的“辞职信”,笔法戛戛独创,后世望尘莫及!
纵观整个书法史,米芾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他的特立独行,不单单表现在他的个性上,更在于他对于书法的革新。
他的这种革新,是以自己独有的个性,将晋唐笔法做出了更为夸张的演绎,使得他成为了后世迹近晋唐法书大门一个绝好的敲门砖。
米芾生平传世的手札极多,而这些手札也是他书法最高水平的代表。他说:“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
意思是米芾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一件作品要写数遍,直到满意为止,稍有败笔,便会重新书写,这也是米芾书法能够流传千古的一个原因。他传世的作品,基本都是反复打磨的精品。
而在他传世的手札当中,有一件巨幅作品,内容是他书写的一件辞职信,内容我们不多谈,只看他的书法。
此作就是著名的《乐兄帖》。
可以说米芾一生当中,所有的笔法创造,都在这幅字当中得到过体现。
我们知道,晋人之后在“帖学”一脉所有的书法家基本都是匍匐在“二王”书法的大旗之下的,每个成名的书家基本都是继承了王羲之书法的某一个特点,然后就行某种程度的夸大而卓然成家的。
米芾自然也不例外,我们熟知的“八面出锋”和“风樯阵马”便是米芾在“二王”书法当中领会的精髓。
在《乐兄帖》当中,将这八个字体现得淋漓尽致,“八面出锋”实则是区别“钢笔字”与“毛笔字”最直观的一个方法,当代许多人写行草书,完全是“一面锋”书写,每一个字几乎都没有笔锋的转化,从而没有内涵和笔法。
而“八面出锋”则是一个锋面变化的技巧,每一个笔画要作势之后发力,点画的中断铺毫或者裹锋前行,笔锋的结尾之处,以腕力调锋换面,在书写下一个笔画,这种笔法其实是对于段季展“独有四面”笔法的发挥,也是对于王羲之《丧乱帖》的一种继承。
其用笔的多变,从褚遂良处也得到了颇多营养,就像他自己所说的:“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从这件《乐兄帖》当中就不难看出,米芾在书写每一个字的时候,都将“八面出锋”运用到了极致,比如开篇第二个字,起笔的“横画”连接上一个字的笔势,蓄力之后换锋铺毫,同时连接下一个竖笔,笔锋又一次换面,这个时候又做出了左边倾斜的一个势态,再继而笔笔换锋,写完右半部分,左右部分形成一个欹侧之变。
并且这种单字当中的轴线变化,到了行气上就成了一种不断摇摆的势态,使得整卷换面呈现出极为丰富的表现力,这便是“风樯阵马”的意思所在。苏东坡说他的书法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极为贴切评价其书法的真实状态。
对于当代学书人而言,要想迹近古人正统的书法真谛,米芾这件《乐兄帖》是一件不错的上乘之选,将此作的用笔和姿态以及节奏掌握精透,你对于书法的理解将会卓然而大观。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米芾“刷字”:舒卷烟云势最奇(一)
那位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信爆红的老师,结局如何
张大千、齐白石精品力作上海亮相 部分作品首次面世
岭南丹青映照时代传之后世
书坛女杰王颖的行草书了得!既有“二王”风,又有沉着痛快之气
齐白石曾画了一幅“葫芦”,后世拍出2240万,有人却说:冲动消费
历史上古代“四大狂草”书法家,谁对草书的成就更大?
在书房中“照见天地心”
故宫开大展!乾隆书房“五经萃室”首次亮相,还有一众神作
南方观察 | 书法艺术的美学价值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