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吴光正:《原型与母题: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重要元素》
原标题:新书推介|吴光正:《原型与母题: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重要元素》
《原型与母题: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重要元素》,吴光正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系《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2004年再版)的修订本。全书对猿猴抢婚、感生与异貌、承祧继产、人鬼相恋、下凡历劫、悟道成仙、成仙考验和济世降妖等故事的原型和母题进行了分类梳理,揭示了这些原型与母题的文化学价值和叙事学价值。附录收录书评2篇。全书字数约21万字。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高僧与美女
第三章 因果报应
第四章 下凡历劫
第五章 悟道成仙
第六章 成仙考验
第七章 济世降妖
第八章 承祧继产
第九章 人妖之恋
第十章 人鬼之恋
第十一章 猿猴抢婚
第十二章 感生与异貌
附录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文化把握
《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简评
修订版后记
本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初版、2004年再版)的修订版,除了对原书字句进行校改、润色外,还完善了注释,核对了引文。
《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
《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出版后,曾蒙胡胜、苗怀明君撰文在《光明日报》《书品》上加以推介,台湾政治大学丁敏教授将本书列为研究生必读书目。承蒙广大读者尤其是研究生喜爱,将本书列为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是以本书成为笔者诸多著作中引用率最高的一本书,此亦人生一快事也。
本书是笔者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撰写于南下海南大学教书、北上哈尔滨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这次学术之旅让我隐隐约约地摸索到自己的治学方向:
一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叙事学理论。
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的原型与母题具有叙事学功能,对这些叙事学基本元素进行梳理与研究,有助于建构中国自己的叙事学理论。
这种感觉在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八仙故事系统考论——内丹道宗教神话的建构及其流变》时更加强烈,并在该书各个章节的论述中强化了如下认识:
作者博士论文
八仙神话及其变迁实际上透视了宋代以来的文艺变迁轨迹:她是一个世代累积型故事的典型个案,这一个案提醒我们在研究宋代以来的叙事文学时不要千篇一律地把所有的作品都当成作家文学,用时代决定作品、作者决定作品的思路在“作者研究、主题研究、典型研究”以及所谓的“艺术特色研究”中打转转,而一定要注意这一时期的文学的生成特点,先对文学史史实作出重新清理;她渗透到了宋代以来的各种文体中,这为我们清理古代文学的文体演变、文体特征提供了鲜活而丰富的研究个案,对这些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古代文体的体认;她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文学传统,对这些传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宗教理论对古代文学的贡献,并经由对故事系统中的宗教叙事、宗教修辞和宗教意象进行理论上的概括而逐步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叙事理论。
由于认识如此之强烈,因此博士毕业后便申请到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工作,在陈文新教授指导下完成了《神道设教:明清章回小说叙事的民族传统》一书。这本书以明清六大古典小说为分析个案,对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宗教—神话传统进行了理论总结。笔者认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宗教描写存在两种品格——超逸品格和世俗品格,前者具有强大的叙事功能:确立叙事权威,搭建叙事时空,预设故事情节,预设人物命运,传达创作意图和人生哲思。
《神道设教:明清章回小说叙事的民族传统》
笔者也希望借助这套理论实现中国古代小说的还原解读和理论建构:“所有的宗教神话都拥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叙事手段和修辞手段,明清章回小说作家们成功地借助这些手段来进行艺术构思和修辞编码,因此,掌握了这些手段就等于了解了作家们的创作意图和叙事技巧,就能够实现文本解读的还原、版本变迁的还原和成书过程的还原,从而重现明清章回小说的历史原貌,探寻中国文学的民族精神,并走向中国自身叙事理论的建构。”
二是探索中国宗教文学的内在意蕴和美学风貌。
在赣南师院读中文系时,我花了三年时间自学中国哲学;在黑龙江大学读硕士时,花了很多时间阅读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著作。这些阅读经历和《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的写作,让我倾向于对古代小说作文化分析。
中国宗教故事的原型与母题深深地吸引了我,因此,确定以《八仙故事系统考论》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后,便开始收集中国宗教文学方面的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编著有系列学术史著作:《异质文化的碰撞——二十世纪“道教与古代文学”论丛》(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八仙文化与八仙文学的现代阐释》(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想象力的世界——二十世纪“道教与古代文学”论丛》(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多面相的神仙——永乐宫的吕洞宾信仰》(译著,齐鲁书社,2010年)、《百年佛道文学研究史论》(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中国佛教文学学术档案》(编著,2015年交稿)、《中国道教文学学术档案》(编著,2015年交稿)、《域外中国道教文学研究论文选》(主编,2015年交稿)、《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索引》(编著,2021年定稿)、《中国道教文学、基督教文学研究索引》(编著,2021年定稿)、《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宗教文学研究》(主编,2016年交稿)。
《八仙故事系统考论:内丹道宗教神话的建构及其流变》
此外,还设计了一套海外中国宗教文学译丛:《欧美学者论中国道教文学》《欧美学者论中国佛教文学》《日本学者论中国道教文学》《日本学者论中国佛教文学》《疯僧济癫研究》《重游庐山——苏轼生活与写作中的佛学》《终末的反思:中国中古存亡诗学》……
笔者对中国宗教文学学术史文献的收集、阅读、编译,主要是为了给自己充电,在总结研究经验的同时,也在进行理论的反思。笔者发现,百年来的中国宗教文学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宗教与文学的研究,且受文化思潮影响甚巨,而宗教徒的文学创作受到的关注很少,大量文献无人问津。
有鉴于此,笔者逐渐萌生了编纂《中国宗教文学史》的想法。自2007年开始,笔者便开始策划12卷25册本《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工作。该文学史将宗教文学定义为宗教实践(修持、弘法、济世)中产生的文学,其研究对象以宗教徒创作的文学为核心以文士参与宗教实践有所感悟而创作的文学为辅,旨在从宗教实践的立场把握宗教文学的文化意蕴,确立宗教文学经典,并建构中国自己的宗教诗学。
《中国宗教文学史编撰研讨会论文集》
这套文学史集合了国内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30余位中青年学者进行编撰,是一套多语种、多教派(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大中华宗教文学史。经过10多年的努力,该项目于2015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2017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滚动资助,2017年还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2018年举行了书稿评审会,预计于今年下半年结项,2022年出版。
2021年6月23日于珞珈山
吴光正:域外中国道教神话、道教传记、道教小说研究及其启示
新书推介|吴光正:《百年中国佛道文学研究史论》
吴光正、孙志刚主编:《张锦池先生八秩称觞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新书推介|吴光正:《原型与母题: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重要元素》
新书推介|董上德:《世说新语别裁详解》
吴光正:竞选一哥失败后,投资内地1000亿,岳父是爱国港商包玉刚
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新书《海豚之歌》全国首发
《以X为原型》:审视我们的生活
隐秘的角落故事原型 朱朝阳的原型是谁
作家蔡崇达新书《命运》:用旧故事治愈当下的人
向小说索要地图与物价
程蝶衣的原型 原型是程砚秋先生
红楼梦:她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生活原型,也是史湘云的原型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