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芳野——池长庆 楼可程书法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9月24日,纪念国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建校八十五周年“墨守芳野——池长庆 楼可程书法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龙泉分校是浙江大学办学史上的重要篇章。1939年浙江大学因抗战西迁,为解决东南各省优秀青年的升学问题,浙江大学于龙泉县坊下村创办龙泉分校。分校创办人之一著名教育学家郑晓沧先生见此地春花遍野,不觉诗兴勃发。郑先生是海宁人,海宁方言中“坊下”与“芳野”同音,与英文“Fine Yard”也谐音,于是提议把村名改为“芳野”,至今一直沿用。分校期间学生创办壁报,名为《芳野》;成立剧社,亦名“芳野剧艺社”。
龙泉分校群贤毕至、大儒云集,郑晓沧、夏承焘、王敬五、孙养癯、徐震堮、王季思、任铭善、胡伦清、金维坚等,皆饱学谦恭之大先生,尤好吟诗哦词,并成立“风雨龙吟诗社”。虽分校生活困顿,但诸先生以诗词相砥砺,抒感时忧世之心,得文字商量之乐。“书法源于学问滋养”,诸先生所遗之翰札,皆日常书写,莫不文气雅正,格调高古,为后辈书法人所追慕推崇。
本次“墨守芳野——池长庆 楼可程书法展”展览,是2022年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求是墨韵——浙大先生书画展”之续篇。展览以“回首初心,回望传统,回归自性”为理念,既回望和纪念浙江大学龙泉分校这段历史,表达对诸位大先生的景仰和追思,又借以引发对当下书法的关注和反思,发出对于坚守中国传统文化血脉、赓续文人书写传统的呼吁和倡导。
池长庆、楼可程上世纪80年代末毕业于杭州大学(后浙江大学),后留校任教。源于对书画艺术的共同爱好,两人相识、相知、相勉四十年。他们深受校园浓郁的人文风气之熏陶,对传统文化的深爱和书法艺术的研究,积四十年而不衰。在探寻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他们始终以夏承焘、陆维钊、胡士莹等诸先生为榜样,与古为徒、墨耕不辍,达到了较高的书法艺术水平。两人书法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或解衣磅礴、神采飞扬,或静水深流、不激不厉,相同的是对书法传统的赓续和守望,对学问功夫的景仰和修炼。为举办这次展览,他们寻访龙泉分校办学旧址和诸先生足迹,遍搜各类史料和遗墨,并静守书斋、濡笔舔墨无数日夜,才得以展览的呈现。
开幕式现场
展览作品以小字为主,有信札、手卷、文稿、对联、扇面等多种形式,共90余件。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芳野遗踪》,展出龙泉分校诸位大先生的遗墨23件,同时展出池长庆、楼可程的研究文稿和诗稿;第二单元 《风雨龙吟》,展出池、楼抄写风雨龙吟诗社诗词的书法作品;第三单元《心橅手追》:展出池、楼临摹古代法书的作品。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书记赵蕾蕾宣读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贺信
本次展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浙江大学老校长潘云鹤、杭州国画院院长金鉴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闵学林、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鲍贤伦、古文字学家曹锦炎、名物学家扬之水等题签,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教授作展览前言。
展览现场
池长庆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执行所长,浙江省书法研究会主席,“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清画全集》编委。
池长庆 陆维钊二跋
池长庆 墨梅
池长庆 王季思诗
池长庆 自作诗二首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鹭岛因缘——饶宗颐书法展在厦开幕
第五届浙江农信杯“法润之江”主题书法展启幕
以书法为桥梁、以城会友,上海横滨友好书法展今日开幕
首届苏沪浙古文字书法展开幕
张泽民书法展开幕
卢乐群书法展在港开幕
“高山仰止——纪念高二适诞辰120周年书法展”开幕
齐白石、弘一法师、徐悲鸿……墨缘书法展在玉佛禅寺开幕,49位大家百余幅真迹亮相
荆富平个人书法展在山西美术馆展出
翰墨书川渝·丹青颂盛会——川渝侨界喜庆二十大书法展在璧山区开幕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05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83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9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7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32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