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远离没有界限感的人

原标题:千万远离没有界限感的人

作家邦达列夫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边界感就是一种自我最大限度承担的底线。

我们的生命中总是会出现一种离你咫尺之间却又似远隔天涯的人。

曾经彼此是那么的亲近,但是走到最后模糊了从前。

只好站在距离不远的地方感叹,不敢靠近。

这就是没有守住边界感而带来的困扰。

边界感是随着生活磨砺,逐渐清晰起来的。

它不是严肃的自我防范那般简单粗暴,更不是割袍断义那样的决绝果断。

它是我们在不断地被人触碰底线时,能够把生活中的道理和感情拎得清的一条界线。

生活中一定要远离那些没有边界感的人,免得让自己受累,还困扰平静的生活。

01、远离语言苛薄没有分寸的人

曾经宋丹丹和倪萍共同参加节目。

宋丹丹说:倪萍是我很好的朋友。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一向走温情路线的倪萍却说:你谁啊?我不认识。

倪萍自认为一句平常的玩笑,让宋丹丹如刺梗在喉,从此结下了心结。

20多年过去了,两 人才冰释前嫌。

关系再亲密的朋友,说话也是要有分寸的。

特别是还有其他人在场,一句过分的玩笑,会让对方难堪。

周国平说:分寸感是成熟的标志,人际交往要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说话有尺,很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夸夸其谈的人,缺少反省和智慧;出言不逊的人没有换位和慈悲。

博主@阿顾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阿顾读书时家庭遭遇变故,心理一时出现疾病,在精神病院医治过

此事只有平时最好的一位朋友知道,阿顾小心意意地隐藏着这段往事。

大学毕业,去要好的朋友所在城市工作。

好朋友很热情,还找来一群朋友助兴。

使阿顾始料不及的事情发生了,好朋友竟然把阿顾的秘密做为一个新闻和同桌人讨论。

最后,好朋友还让阿顾介绍精神病院里的情况,饭好不好吃。

那一瞬间,阿顾的尊严低落到尘埃里。

从此阿顾再不与那位朋友往来。

朋友却一再追问,为什么不联系。

阿顾没有回答他,只是说了一下自己的感慨:

无论关系多熟,揭人短和开玩笑都是两回事。不分场合、毫无尺寸的幽默,是把别人的痛苦当做笑话的素材,往别人的伤口上撒盐。

很多时候,总是有人喜欢在别人面前卖弄,所谓的新闻和八卦。

却不知道换位思考一下,把别人的痛苦拿出来议论是多么残忍的事情。

伤了别人,也显出了自己的浅薄。

这样说话刻薄没有分寸的人,也折射出内心知识的贫乏。因为没有高深的学问,只能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

02、远离情绪泛滥没有底线的人

那种控制不了情绪的人,总是随时失控,最好远离。

有博主@漠漠在网上分享:

漠漠有一个好朋友,因家庭关系复杂,家庭氛围很差。

所以朋友的情绪也很容易失控。

但是两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漠漠也只好容忍着朋友的坏情绪。

后来,两人工作分开,不在同一个城市。

朋友也结婚成家。

但是她的坏情绪一直都没有改变过,

特别敏感脆弱,时时寻求着漠漠的关心和劝慰。

每天漠漠都要花费很长时间去帮朋友理顺她的情绪。

让漠漠很困扰,也进退为难。

一次,朋友和先生感情出现了问题,漠漠劝说,如果坚持不了,还是分开比较好。

朋友立刻崩溃大哭,漠漠好言相劝,才平息了她的情绪。

可是过了几天,朋友打电话说,多亏没听漠漠的,两个人和好如初了。

经过这样的事情后,漠漠彻底对朋友失去了耐心,换了号码,再无联系。

好的关系是进退有度,远近有尺,不是一味地迁就对方,反而使自己疲惫不堪。

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却不讨好,这样的关系不必维持也罢。

而那些情绪失控的人,本身就是极其脆弱敏感的,要自己想改变才可以变好,否则,别人是无能为力的。

钱钟书说:那些花了好久才想明白的事,总是会被偶尔的情绪失控全部推翻。

好的情绪让人积极向上,看到的全是美好。

坏的情绪会让人伤心疲惫,负重前行。

情绪是人生的风向标,决定着人生的走向。

情绪稳定的人,走得更远更长久,也容易成功。

情绪不稳定,心情不平静时,尽量少说话,保持沉默,至少不要那么歇斯底里。

能控制情绪的人也能掌握人生。

情绪泛滥,最终会伤了心,也毁了朋友之间的感情。

03、远离行为过度没有限制的人

有许多人总是喜欢过多地管理别人的事情。

生活本就一地鸡毛,再有别人过多的指责评判和参与,的确很令人慌乱。

《遇见未知的自己》书中这样说过:“世界上只有三件事,别人的事,我的事,还有老天的事。

别人的事,不要妄加评论,天的事不是人能管的,真正能管理的只有自己。

所以保持好行为的边界感,不要因此使人烦感。

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最好不要多管;谈不到一起的人,就不必多说,不然就自讨无趣了。

有位邻居,退休在家,闲不住,总爱到处牵红线。

正好,李家的儿子三十好多了,还没结婚,她就忙碌起来。

刘家的女儿,也算是待嫁之年,就打算撮合两人。

她把李家儿子的照片发给那女孩看,结果被女孩委婉地拒绝了。

她满不介意,坚持让女孩子去相亲再三说辞,李家的儿子学历高,家庭好,工资 多。

女孩子拗不过,只好不情愿地去了。

结果相亲的当天,两人个自看手机,也不说话,女孩子饭吃到一半就走了。

结果是,热心的邻居两头没讨好,反而惹得两个家庭以后都躲着她。

有时候,打着为了别人好的想法,去过多地干涉对方,实则是没修养的表现。

这样的好意,最终也会落得个好心办坏事的结局。

别人没求助帮忙,却死心踏地地去送温暖,实则越过了人之间的边界。

超越了别人的底线,一定会令人生厌烦。

伤了感情,还作践了自己的初心。

世界纷纷扰扰,每个人都千变万化有着适合自己的生活范围,要知道适当“见外”把自己当做“外人”

正如狄更斯所言:“最好的礼貌,是不多管闲事。”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尺度,是保持关系长远的节点。

近而不过,远而不疏,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涵养。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当我们可以选择不干涉其他人的课题时,我们的内心困扰会减少很多。

只安下心,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就好,既不让自己烦恼,也不会令人生厌,何乐而不为呢?

04、叔本华说过: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被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寒冷。

人之间的交往一定要保持好边界感 。

太近让双方难堪,太远让彼此冷漠。

每个人的出现都是前生的缘分,不要因为失了边界感,而错失了情分。

愿我们都能做那个行有止,言有寸,情有份,有所为有所不为且拎得清的人。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人际关系的大多数烦恼都是因为缺乏“自我界限”
有这些表现的人,大多没什么出息,趁早远离
请远离“心眼坏”的人
远离那个总是否定你的人
一个人想要成功,就要懂得远离这三件事情
有这三种表现的人,关系再好,也不要深交
真正强大的人,早就看破人性这3条法则,远离痛苦和烦恼
朋友圈屏蔽你,但又没有删除你,说明了什么?
千万不要搞养成系!
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别人看不惯我们

网址: 千万远离没有界限感的人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2667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