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汉族客家语言文化认同感的构建与族群整合
原标题:中原汉族客家语言文化认同感的构建与族群整合
族群的形成除语言、经济、文化等条件外,自我 意识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嘉庆镇平(蕉岭) 举人黄钊,著有《石窟一征》一书,他在卷七、八《方 言》中,记载了镇平县方言读音,这些方言词涉及几 乎所有的日常生活用语。 黄钊在他的方志中用包括 《尔雅》《说文》 《左传》等先秦古籍论证本地方言与 正统文化的关系。 但纵观全文,黄钊只是通过记载 语音考其来源。 他称通行的官话为“官音”,然而对 于自己的方言读音,称之为“土音”,有的称之为“俗 呼”,如:“富曰发,土音读作褒字,放声,如官音之 拨。 贫曰括,土音读作平声,言空诸所有也。 揖曰唱 喏,诺,土音读如也。”但没有一处提到他们的方言 是客话,这说明,黄钊在考释蕉岭方言时,并没有客 家意识。
清代开始,以嘉应籍客家士子为核心的一大批 知识精英纷纷著书立说,力图系统建构客家自身文 化。 随着客家精英论著不断地面世,客家群体心目中的文化核心逐渐形成。 客家知识分子通过对客家 语言源流的考证,把“来自中原”作为自身文化历史 的起点和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强调其与中国文化的 一脉相承,这其实与文化正统观念的发展密切相 关。如客家文人徐旭增在《丰湖杂记》中说:“客人 语言,虽与内地各行省小有不同,而其读书之音则甚 正。 故初离乡井,行经内地,随处都可相通。 惟与土 人风俗语言,至今仍未能强而同之。”林达泉在其 《客说》中详细论述了客家起源问题,“客为唐虞三 代之遗,避乱而南,而大江以南因有客家。” “盖官韵 为历代之元音,客音为先民之逸韵,故自吻合无 间。”“客之源流,殆讬始于汉季,盛于东晋六朝,而 极于南宋。”
清末民初,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主义与舶来的西 方近代种族观念交织在一起,成为各种社会文化的 思源。 客家方言的称谓此时传入粤东北客家人聚居 的核心地带,并被客家知识分子接受与传播,客家话 这个称谓才渐渐被客家核心区的民众认同与接受, 从“土音”变成“客话”,“嘉应州及所属兴宁、长乐、 平远、镇平四县并潮州府属之大埔、丰顺二县,惠州 府属之永安、龙川、河源、连平、长宁、和平、归善、博 罗一州七县,其土音大致皆可相通。 然因水土之异, 声音高下亦随之而变。 其间称谓亦多所异同焉。 广 州之人谓之以上各州县人谓‘客家’,谓其话谓‘客 话’” 。 此时客家意识经过晚清粤东客籍知识分 子的宣传,已经在知识阶层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关于 “客家” 这一称谓, 也是从外来者的称呼那里得 来的。
随着有关客家族群知识的普及,“客话”一词逐 渐被固定下来。 20 世纪 20 年代兴宁人罗其霭的 《客方言》 一书,从语言上论证“客家音” 为中原古 音,为客家方言的正式定名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 文本。 章炳麟在介绍《客方言》时,说兴宁人罗翙云 《客方言》十卷,“上列客语,下以小学故训通之,条 理比顺,元所假借,盖自是客语大明,而客籍之民亦 可介以自重矣”。 与前述黄钊《石窟一征》不同的 是,尽管都是证明自己语言中的中原古音之遗韵,但 《客方言》在论证时有明显的自觉意识,也有明确的 族群色彩。 清朝大臣黄遵宪(广东梅州人) 将西方 传教士基于人种学和民族学而形成的客家论述与客 家士族的“中原之说” 结合起来,系统性地论述了 “族群”这个客家文化的特殊模式,诠释了客家历史与文化的当下价值。 他在《梅州诗传序》 中说:“此 客人者,来自河、洛,由闽入粤,传世三十,历年七百, 而守其语言不少变。 有《方言》、《尔雅》之字,训诂 家失其意义,而客人犹识古义者;有沈约、刘渊之韵, 词章家误其音,而客人犹存古音者;乃至市井诟谇之 声,儿女噢咻之语,考其由来,无不可笔之于书。”
由此可见,清末“客家话”一词最初并不是粤东 北地区“客家人”自创的,而是由外传入客家聚居核 心区的,其族群特征也是在客家人文化系统构建过 程中缓慢形成的。 自客家学者徐旭曾起,“来自中 原”一说的观念已不单纯是一种学术观念,实际已 成为一种社会群体的文化意识。 在当代方言群中, 通过客家学者罗香林条理化和理论化,大大加强了 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力,从而加速了客家理论研究 成果大众化的过程。 当中国传统文化在 20 世纪发 生明显变异时,这些带有“地域士大夫”色彩的移民 文化经验,无疑为客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表达 方式、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原汉族客家语言文化认同感的构建与族群整合
许宏×马勇:解密三星堆的十大谜团 | 搜狐文化讲堂第49期
想了解特色广东文化?广东推出这些书籍值得一看!
书香润中原 奋进新时代(喜迎二十大 中原更出彩)
“石窟里的绝唱——中原黄河沿岸石窟造像高浮雕拓片艺术展”开展
中华法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第七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正式启动:以文学之力,构建文化之城
东方大漆艺术中心开馆暨语言的逻辑启幕
古代乐舞文化:佛国世界中的世俗生活
拿下“日本文化研究诺贝尔奖”的北大教授严绍璗逝世,享年82岁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