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吃牛肉,等同于造反,《水浒传》里为何却出现有40余处?

原标题:在古代吃牛肉,等同于造反,《水浒传》里为何却出现有40余处?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想当年,梁山好汉们聚集在一起,日子过得又是何等的潇洒不羁?

“店小二,切三五斤肉过来,再打些好酒过来,钱一并给你算!”

《水浒传》里,梁山好汉们这样的“点菜”剧情,影视剧中常能见到。

通读《水浒传》原著的话会发现,梁山好汉们爱吃肉,更爱吃牛肉,每逢在饭局上,几乎“牛肉必点”。

“药补不如食补”。牛肉味道好,营养价值更高。医学上认为,牛肉是上等的补益佳品,常吃牛肉,可以滋养脾胃、强健筋骨……

在如今的时代,只要口袋里的银子足够,胃口好,只管吃个够,点多少牛肉都没有人管。

但在古代却不同,吃牛肉是明令严禁的。

这个规矩从春秋战国时期,相关的诸侯国就明确颁布法令,不允许吃牛肉,更不准私自宰杀活牛。

到了宋朝时期,官府对宰杀活牛惩罚得更为严厉,最高可判为死刑,更有甚者,会定性为“造反”。

宋朝的刑律典籍中,明确规定:屠牛及盗牛,罪不至老者,并系狱以闻,当从重判;盗杀马牛,头首处死,从者减一等;盗割牛鼻、牛脚者,领首处死,从减一等;杀官牛者,请决脊杖二十;杀自己的马牛者,并决脊杖十七……

从上面例举的刑律中,可以看出,不仅官府养的牛不能宰杀,自己养的牛也不能杀害。

屠宰耕牛刑律这么严苛,可见,吃牛肉后果很严重。

在古代,人们对牛的保护这么上心,是因为华夏民族历来属于农业大国,耕田种桑、男耕女织就是主要的传统职业。

而耕种庄稼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就离不开勤勤恳恳、默默耕种的耕牛。

牛就成为了农耕时代的战略物资和主要生产工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周易》中,用八卦中的乾卦代表为“马”,而坤卦代表为“牛”。

可见,牛有大地五行土德的品格,温顺包容,朴实厚重,静默无言,却能负重致远。

金圣叹先生曾经感叹过,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

为何他要留下这样的感叹呢?这是因为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是教人造反,鼓励人该出手就出手,年轻人血气方刚,一冲动起来,年少轻狂,容易做下傻事,难以收场;

而《三国》多是在教人阴谋谋略、勾心斗角……而老人过了60岁时,就到了孔圣人所说的“60而耳顺”的年龄,应该颐养天年。

在宋朝时期,大宋宋真宗等皇帝,最是注重保护耕牛。作者施耐庵却有意把“大碗喝酒,大口吃牛肉”的情节,多次具体描写出来,或许就是为了突出梁山好汉们,在奸臣当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情形下,放浪形骸的反叛精神和悲惨结局。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水浒传》、《中国民间传说》、《中国通史》、《周易》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施耐庵写成《水浒传》,却让曾国藩愤恨不已:害我被石达开揍惨了
水浒传:武松在柴进府上白吃白住了一年,为何武松不感激柴进呢?
都说朱元璋是暴君,屠戮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却没人敢出来造反呢?
水浒传里最有杀气的好汉,不是黑旋风李逵,而是敢作敢当的此人
水浒传:为何林冲很少使用回马枪?
宋江被毒害后,这位好汉再次造反,最后还成功上位
《打卡吧!吃货团》第二季先导片上线 六位嘉宾集结 快乐出发笑点满满
《水浒传》里的重大失误:突出了张清的绝技,却忘记了常识
余苑绮弟弟晒全家福,带两个孩子吃烤肉,小朋友玩得很开心
水浒传中有位低调高手,能两招放倒史进,步战功夫或在武松之上

网址: 在古代吃牛肉,等同于造反,《水浒传》里为何却出现有40余处?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2761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