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儿童的“腕上”安全

功能简捷、方便携带,让家长能随时和孩子交流,及时获知孩子的位置情况……近年来,作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儿童智能手表在很多地方受到中小学生及其家长青睐。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儿童智能手表被添加了不少功能,如碰一碰加好友、好友圈、益智游戏、健康监测、支付等,进一步放大了智能手表的社交和娱乐属性。

然而,儿童智能手表相关的一些乱象也日渐显现出来,引发“腕上”安全隐忧:有家长投诉,手表中的一些软件,打着“趣味学习”的幌子,实则就是游戏,让孩子们上瘾;有的以解锁限定皮肤、升级账号等级、抽取权益卡诱导消费,有儿童买来手表第一天就充值数千元;还有的读书、漫画、问答等软件疑似传播涉色情暴力有害信息……

儿童智能手表本应是以数字化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工具,要警惕附着其上的乱象或“副作用”。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明确重点整治儿童智能设备。今年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也要求,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应当具有有效识别违法信息和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便于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等功能。

这些执法、立法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要不断总结经验,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加快形成长效治理机制。无论不良信息、诱导软件多隐蔽,都有一个共同入口,那就是智能手表本身。要督促手表生产企业以健康安全为导向,优化儿童产品功能。内置软件要有利于儿童成长,还要加强可下载软件的识别过滤,及时剔除有害信息。

儿童智能手表违法和不良信息传播相对隐秘,在监管层面,需要抓住关键环节,突破监督梗阻。此前开展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是治理的重要方式。还要针对儿童身心特点,提升监管精度和力度。特别要注意,一些从成年普通使用者的视角看来合法合规,但却不适于少年儿童使用的软件,要予以精准识别。同时,针对技术发展产生的新问题,及时更新监管举措。

智能手表应当是让少年儿童通向美好数字生活的桥梁,也是帮助家长督促儿童健康成长的工具。面对可能出现的沉迷等行为,家长既不能“一收了之”,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交流,寻找方法,引导少年儿童正确看待使用数字工具,培养良好健康的智能工具使用方式。全社会都应树立互联网法治意识,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数字环境。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7日 19 版)

(责编:邢郑、吴昊)

作者:金歆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相关知识

守护好儿童的“腕上”安全
肖宇梁,你要守护好自己的宝座啊!
遵循他的遗志,维护武林正道,石水,守护好四顾门
“守护好一江碧水”作品展在港举办
江慈给为了照顾百姓昏倒,江慈温暖卫昭的心,卫昭发誓要守护好月落
“守护好一江碧水”网络文艺家东安行创作工程暨庆“五一”系列活动之文艺茶话会举行
姜梨和萧蘅屡遭追击,他始终守护着她的安全…
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随着心意的逐渐清晰,腕上的手环也愈发紧了?
赋时以美,腕上翩跹 请查收 GP 芝柏表女神节芯动清单
定州公安护航开学季 严把 “安全关”

网址: 守护好儿童的“腕上”安全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30027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