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才 四川内江“95后”小伙用木块造出“太白楼”

原标题:自学成才 四川内江“95后”小伙用木块造出“太白楼”

复刻的太白楼。 邹蕾 摄

中新网成都6月29日电 题:自学成才 四川内江“95后”小伙用木块造出“太白楼”

作者 祝欢 邹蕾

日前,“四川内江小伙用木块复刻太白楼”的话题在网络平台上迅速走红。千余块木构件等比例精准复刻的技艺让广大网友叹为观止,这位来自内江市东兴区的手工“高手”王志明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今年27岁的王志明,从小就对手工、美术感兴趣。因为喜欢,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他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潜心钻研、提升技艺。“手工看起来枯燥,但只要静下心来,沉浸于其中,就很容易感受到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快乐。”王志明说。

非专业出身、没有师父教学,所以更需要下深功夫、反复练习。在王志明看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手工艺品制作。

每次练习,他会通过照片或视频仔细观察了解素材的结构,一遍又一遍地在纸上临摹设计草图,坚持把平面变成立体的艺术,全力构思作品的3D造型。凭着热爱的劲头,一块块不起眼的木头在他的一双巧手中重获“新生”,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此次按照1:44复刻的太白楼是王志明的练习作之一。“经过实地考察、反复测量,计算出相应零件,使用榫卯结构工艺,连接好梁与柱,再加上胶水不断砌筑完善,就造出了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微型太白楼。”王志明介绍,对称图案、镂空门窗、对联文字等细节之处,也全部由其手工打造,整个作品花费了1个多月的时间完成。

全手工打造的对称图案、镂空门窗、对联文字。 邹蕾 摄

“做成100件时,我还需要继续摸索,但数量突破1000件时,我就彻底明白了其中的原理。”龙、马、车辆、帆船、建筑物……1年多的时间里,王志明不仅完成了上千件手工艺品的制作,技艺更是突飞猛进。

成功复刻其他地区的建筑文物后,从小在内江长大的王志明不禁想到了位于内江的太白楼。动手之前,他利用无人机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拍摄记录,深入研究“翼角舒展、出檐深远、气魄宏大、严整开朗”的盛唐建筑风格和完善主楼、廊、亭等细节之处。

提及复刻太白楼的原因,王志明直言:“内江自古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同样有着许多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我现在有足够的设计和制作能力,理所应当为家乡作贡献。”

走进王志明创办的公司,一间摆放着各式木制工艺品的房间引人注目。王志明指着其中的成品说:“如果可以办展,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这样既可以彰显手工的艺术魅力,也能通过这些木制工艺品让更多人认识内江,了解内江历史文化。”

如今,王志明不仅努力提升制作工艺,立志复刻出更加精美的建筑文物,他还写了13页、近5000字的古建筑展览馆项目计划书,积极对接文旅部门及相关行业,为办展而深化交流合作。

事实上,用作品弘扬家乡文化,复刻太白楼只是王志明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计划用木块复刻圣水寺、三元塔、西林寺等更多古建筑,在发展事业的同时展示“甜城元素”,用实际行动和精美作品当好内江文化的“宣传员”和“代言人”。(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内江大千画派创研基地举行首展 116件书画作品线上线下均可观赏
95后文学|我们的青空(随笔)
陈赫背后的“四川至膳”,真是“至恶”
用方言拍摄古代风物短片
年轻女子小巷里招揽生意,小伙路过良言相劝,“别和大妈抢生意”
迪丽热巴再晒美照 工作之余游玩四川
马琳张宁益为何分手 张宁益不乐意马琳为四川捐款导致两人离婚?
21年前小伙救下落水少女,拒绝其家人报恩,后来为何却告上法庭?
有没有一个人,用尽了一生的力气还舍不得将他遗忘
好久不见!51岁刀郎近照曝光,身材发福竟然撞脸范伟

网址: 自学成才 四川内江“95后”小伙用木块造出“太白楼”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304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