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房上联:各路英雄豪杰在此弯腰,下联之巧妙,让人不禁一笑
原标题:一茅房上联:各路英雄豪杰在此弯腰,下联之巧妙,让人不禁一笑
“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确,在中国,对联一直是一种传统而又经典的文学艺术形式,其中饱含着无穷的魅力,让人十分的喜爱,并且也有很多人都十分的爱书写对联,并且对联不仅在春节会用,有时候平日里也是一种人们娱乐的形式。
而中国古代有对联其实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乐事产生,很多不仅十分幽默,而且也是意味深长的。
而在古代有一个这样的茅房,写着这样的一个上联:“各路英雄豪杰在此弯腰,”而他的下联却是十分的巧妙,让所有路过的人都不禁一笑。那这个对联的下联到底是什么呢?就让我们结合上下联,来体会一下对联的艺术,以及这幅对联的乐趣和志趣吧。
如果想要了解这幅张贴在茅房中的对联,其实还是要先了解一下对联的发展经历以及历史背景的。
对联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因此它除了被称为对联外,还有很多的别称,比如说:对偶,楹联,对仗之类的。所以,对联在文学史上也是举足轻重的。
对联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瑰宝,其实也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因为我们知道汉语是十分的有魅力的,所以在很多时候人们在说话的时候,为了读起来有韵味就会讲究一些押韵,而其中对联就是人们为了对偶和押韵的一种产物。
所以说,一般对联上下两都是相互对应的,并且两个对联之间意思也会照应。与此同时对联的字数也不会太多,往往都是长短适中的。
而这些精简凝练的话语,就构成了言简意赅的对联就是我们中国文化和汉语的结晶所在,也是源远流长的。
而对联不仅在文学上是一种典型的样式,同时对联在春节的时候也是有很多的作用的,尤其是在古代人们十分的迷信,总会在新年张贴全新的对联,为了给自己消除灾祸,迎接美好,能够躲避厄运。
所以,对联不仅深深的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喜爱,而且对于很多百姓而言,也是一种喜闻乐道的娱乐方式,是十分的有名的。
那我们再回到这茅房中的对联,首先我们看到上联是:“各路英雄豪杰在此弯腰,”那下联是什么呢?
其实,这半句对联的下联其实就是:“世间贞洁烈女进来宽衣解带”。而这下联之所以会让所有人都觉的忍俊不禁,其实也是有着很多原因的。
首先,这句对联的下联和上联是十分的呼应的。我们看到上联说的是各路英雄豪杰,那不可避免是男性。而英雄豪杰当然是不可能再平日里弯腰的,但是来到了厕所,其实就只得弯腰。所以上联十分的巧妙。
而反观下联中又说:“世间贞洁烈女进来宽衣解带”。首先,贞洁烈女肯定是女性,就与上联中的英雄豪杰相对应了,而紧接着又说的是“宽衣解带”。我们都知道,在古人的心目中,贞洁烈女是不可能轻易的脱去自己的衣服的,而到了茅房之中,则其实又是一种例外了。所以才有:“世间贞洁烈女进来宽衣解带”。
由此可见,这副对联在茅房中首先是十分的应景,同时上下联之间也是十分的呼应,因此,也正是因为如此,再加上幽默的语言,所以才使得人么你见到后都不得已的捧腹大笑,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而这副对联其实也是体现出来古代人说话的巧妙和精辟,也是对联的魅力所在。
我们知道,其实对联在古代不仅仅作为春联,而且在很多的时候,也会被用来被人们当做文学切磋的工具,而这也是对联的一个重要作用。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切磋文学功底。尤其是有些皇帝,更喜欢出对联的上联,让大臣们对应下联,从此考验大臣,也能够让自己看一下大臣们的文学功底如何。所以,古人十分重视对联。
而到了现在,虽然人们很少再去用对联进行切磋,但是对联还是很常见的。
首先,过年的时候各家各户张贴的春联就是对联的一种,这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是不会舍弃的。
同时,现在很多上下押韵的标语和口号,其实也是由对联演变的,我们知道很多的标语和口号都是十分的押韵,而且篇幅很短,其实就是由我国古代传统的对联转换而来的,也是对古代对联的一种发展。
当然,除此之外,现在的学生的语文课中也加入了对于对联的学习,其实就是为了进一步的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对联的发展和繁荣。所以由此可见,对联的影响力还是久经不衰的,始终不会消亡的。
当然,对联越来越普遍,不再是一种固定的艺术形式很多时候也是人们消遣娱乐的一种选择,当然因为这样,其影响力也是源远流长的,在外国也有很多外国人对我们的对联感到十分的好奇,认为其充满了魅力。
时过境迁,虽然对联的历史十分的悠久,但是其还是一直有着生命力的,而且是久经不衰的。我们看茅房的对联,其实就是进一步的衬托出了人们对于对联的喜爱,以及对联的实用性很广,任何地方其实都可以张贴相关的对联,让人们丰富自己的生活和志趣的。
而面对对联,其实当下我们也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不应该舍弃这种美好的文化瑰宝,应该让对联进一步的散发无穷的生命力,并且应该让对联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正所谓: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髓和宝物,的确如此,当下我们更应该发扬光大对联的魅力,让对联久经不衰,持续的散发属于他的生命力和艺术特色,让后辈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闪光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茅房上联:各路英雄豪杰在此弯腰,下联之巧妙,让人不禁一笑
火葬场有一上联:“早来晚来早晚得来”,读完下联,让人很不舒服
才女出上联:“朝朝暮暮,进进出出”,书生对下联让才女红了脸蛋
新娘出一上联:“夜袭娘子关,美人受惊”,新郎妙对下联,成经典
才女:“进进出出,黑夜尽头方见日”,男子的下联,让人脸红
明朝有一位“懒”诗人,下联一字不差照抄上联,却成佳句流传至今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对出一下联,堪称经典
寡妇出上联“昨日今日明日,日复一日”,木匠给一下联,俘获欢心
财主女儿出上联:长巾帐里女子好,一仆人巧对下联抱得美人归
最会骂人的对联,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才是精华所在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016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9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9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