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样做饭?汉代灶台讲述古代餐饮故事

原标题:古人怎样做饭?汉代灶台讲述古代餐饮故事

炉灶的出现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释名·释宫室》说:“灶,造也,创造食物也。”《汉书·五行志》说:“灶者,生养之本。”灶同火膛相比,密闭性能更好,更能提高烹饪效率,节约能源。

汉代盛行著“以生事死”的观念,如王充《论衡.讥日篇》言:“推生事死,推人事鬼。见生人有饮食,死为鬼当能复饮食,感物思亲,故祭祀也。”

灶在汉代随葬墓中发现较多,普通的为一眼灶,复杂的多至数眼。灶面上一般模印庖厨工具与鸡鸭鱼肉等食物,侧面有人物、龙虎怪兽、庖厨等内容。

汉代墓葬里陪葬的陶灶形态各异,从灶形上来看,有长方形、方形、圆形、马蹄形、拱形等,从胎质和釉色上看,有灰陶、红陶、黑陶、绿釉陶、黄釉陶、绛釉陶、覆彩陶等,灶门有方孔、拱形孔,有落地或不落地的,釜眼有单眼、双眼、三眼甚至多眼。灶面装饰内容也非常丰富,通常模印有鸡、鸭、鱼、肉、鳖等各类食物以及碗、盘、刀、钩、铲、勺、瓢等炊具;灶壁上刻有龙虎怪兽、庖厨等。造型生动写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由此我们至少可以了解到汉代人所吃的食物已同今人无差别,饮食方式和我们别无二致,汉代厨具更为多样化,看来汉代炒已经非常普及了。

2018年4月,巩义市东区一建设项目工地汉墓发掘出土石灶1件,该灶造型独特,为巩义地区历来罕见。

该灶通体为砂石,长54cm,宽28.5cm,高20cm。为不规则状,似船形。整体分为灶和灶前平台两部分。灶前平台四周有护栏,外侧有菱形线刻。灶高出灶前平台14cm,灶面由灶台、烟挡、烟道三部分组成。灶挡为梯形,临灶台面阴刻人首图案。灶尾上翘,灶两侧阳刻两排宽竖纹将两侧面各分为三部分,内部凿细密横纹。灶门为长方形,灶膛内部镂空,底部有梯形石块填充。灶底部有四足。

灶挡阴刻人首图案

灶模型在汉代流行的原因有多种,但主要有两点:其一,大土地所有制经济的盛行,豪门大族在社会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讲究事死如事生,死后随葬大量的模型明器来奢求在阴间的富贵生活,灶为“生养之本”,灶模型便大量地出现在墓葬中;其二,汉代社会祭灶思想盛行,也促进了灶的流行。

看着这些形态多样的灶和那些灶面上的丰富食品和各种加工工具,似乎可以想见到,当时那灶内熊熊烈馅,灶台上烹炒出的阵阵香气,伴随着那灶烟而弥漫于整个庖厨之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岳云鹏四个姐夫,灶台前排队做饭
古人怎样过七夕节?一起来丢巧针、吃巧果、宴乐达旦
文化悬疑笔法讲述西游故事,《西游八十一案》掀起国内悬疑文学出海热潮
谁先爱上他的剧情解释 该片讲述了什么故事
周杰伦透露考虑亲自执导拍电影,讲述艺术家的故事
古人常用什么树来借指故乡?蚂蚁庄园今日答案
那英农村灶台做饭太卖力,没空调全身热出汗,身后衣服打湿一大片
豆瓣高分电视剧2020 分别讲述了什么故事
嗜血法医第一季剧情 讲述了什么故事
急症室的故事剧情 该剧讲述了什么

网址: 古人怎样做饭?汉代灶台讲述古代餐饮故事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3280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