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士铨这首写母爱的诗,堪比孟郊的《游子吟》,使人潸然泪下

原标题:蒋士铨这首写母爱的诗,堪比孟郊的《游子吟》,使人潸然泪下

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那就是母爱了。自古以来,写母爱的诗歌很多,最早的当属《国风》中的《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诗中歌颂了母亲的勤劳、善良、明理,指责自己的不孝和无以为报。

到了诗歌繁盛的唐代,白居易、王建、韩愈、孟郊等都有写母爱的诗歌,但是真正广为传诵的,只有孟郊这首《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描写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衫,针针线线都织入无限的爱意、细腻深微的关心和体贴。歌唱了深挚无私的母爱。诗歌选取极为平常的生活事件,表现的思想感情却极为深厚,抒写了儿子不能报答母爱的心情,感人肺腑。

而到了清代,蒋士铨有一首写母爱的《岁暮到家》,堪比孟郊的《游子吟》:

岁暮到家【清代: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蒋士铨,江西铅山人,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年轻时候,他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就并称"江西四才子",他的诗歌成就很高,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清史稿》记载,蒋士铨小时候家中非常贫穷,蒋士铨四岁的时候,母亲钟氏就教他念书,“断竹篾为点画,攒簇成字教之”。这样伟大的母亲,自然让诗人感激一生。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首联写了自己到家时母亲的喜悦之情。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无穷无尽的,春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公元1746年(乾隆十一年),蒋士铨于年末回到家中,远游的儿子能够在春节前赶回来过年,做母亲的当然是万分惊喜。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颔联写了回家所见。看到母亲用密集的针线为自己缝制的寒衣,看到母亲给自己刚写的家信,墨痕依然很新。一个“密”子,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无比怜爱;一个“新”子,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和思念。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颈联写了母子见面后的心理和语言。母亲见到儿子,感叹儿子变廋了,询问儿子,在外面奔波,是不是很辛苦?一“怜”一“问”,一个怜爱儿子的慈爱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联写了儿子不敢向母亲诉说自己境况的心情。承接前面母亲对自己的嘘寒问暖,儿子低头徘徊,愧疚于自己常年在外,不能在母亲膝下承欢尽孝,怕母亲难受,更不敢向母亲诉说羁旅漂泊中的辛苦。诗人对自己不能孝敬母亲的惭愧之情溢于言表。

蒋士铨这首诗,用浅显的语言,描写了游子年末回家与慈母见面的场景,通过衣物、语言、行为和心理动作的描写,将母爱具体化、形象化,歌颂了伟大深挚的母爱,表达了游子不能尽孝的愧疚,堪比孟郊的《游子吟》,感人至深,读后使人潸然泪下。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乱飘僧舍茶烟湿,郑谷这首咏雪佳作缺少了什么?为何被苏轼讽刺
贾浅浅“诗歌体”走红,学生竞相模仿挥洒“才华”,堪比高手过招
“愿得一人心”还是“愿得一心人”?80%的人答不对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李商隐《赠荷花》诗赏析
贾浅浅得意作品《标记》新鲜出炉,堪比《清晨》更有内涵
两才子探访吝啬友人,看着桌上菜各写下首趣诗,主人听完下不来台
他这首诗,过了1116年才火
拿着这东西堪比吕布在世
诗仙李白为何不写中秋诗?有人说《静夜思》是中秋节写的,真的吗
黄瓜诗、莲花诗、梨花诗、尿尿诗!贾浅浅4大名师引爆当今诗坛

网址: 蒋士铨这首写母爱的诗,堪比孟郊的《游子吟》,使人潸然泪下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3309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