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茨杰拉德:在夜色温柔中,把悲剧写成死亡之诗与迷惘之诗
原标题:菲茨杰拉德:在夜色温柔中,把悲剧写成死亡之诗与迷惘之诗
时代的因素、文化的断根、信仰的断裂、消费时代的狂欢,让这一代作家陷入痛苦和迷茫,但菲茨杰拉德作为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作家。时代,保持清醒的意识,是独一无二的。一些敏锐的大国主动承担起在荒凉中发展繁荣的使命。
一、悲剧英雄的特征
1、失败的崇高
菲茨杰拉德自始至终都把失败当作他作品一贯的主题。纵观他的中长篇小说,主人公都是风华正茂、前途无量的青年,但都遭受了命运的捉弄,无一不在与虚伪、狡诈的社会抗争中走向失败,甚至死亡。虽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创作中“失败”一词充斥其中,但他是一个敢于面对现实的作家。
他笔下的悲剧英雄在面对苦难和精神困境时,没有丝毫畏缩和退却,而是一直在金钱与爱情间博弈和抉择,在彷徨中迷失和找寻。尽管追寻的结局是失败,但他们却从未放弃过追寻理想、寻找自我的努力。菲茨杰拉德作品中所蕴含的崇高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主人公在人与命运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上流社会的排挤、金钱社会情感的背叛和“美国梦”与现实的巨大冲突中遭受了巨大苦难与不幸,因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尚未成熟,“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因此导致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和毁灭。二是悲剧英雄具有优秀的品格,在冲突中表现出维护独立人格的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人间天堂》中的艾默里历经信仰、经济和爱情的重重危机,即使遍体鳞伤也初心不改,要追求他所向往的“人间天堂”;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自始至终都在喧哗和浮躁的社会中保持着自己完整的人格,虽然努力失败了,爱情逝去了,理想破灭了,但作者没有让他在梦想幻灭后垂死挣扎或者堕落,而是最后让他的肉体随着他的梦想一同死去了,为他留下了最后的尊严。
2、爱情和理想的骑士
果之前说盖茨比致力于对一种“博大的、世俗的、虚饰的美”的追求时,他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现实目标去付诸实践,而在遇到黛西后,她的身上呈现了与他向往的“美”最相契合的现实影像。文中提到“他起初很可能只打算玩玩而已,然后一走了之--但是现在他发现他已经把自己献身于追求一种理想。”
盖茨比几乎是怀着一种崇拜之情去爱黛西的,黛西是他心目中的“女神”,是从少年时起的梦想的一部分,在他的心目中,他追求的不仅是黛西本人,更是脱离了具象存在而幻化成的理想。
在当时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时代,纵情欢歌、歌舞喧嚣的生活丝毫没有动摇盖茨比夜夜守望着黛西幻光的痴情,文中的“绿灯”一直是盖茨比想象中的爱情和理想的幻影,黛西是他所有情感记忆的来源,他一直在想象的爱情中自编自演。
盖茨比的悲剧在于他太过“天真”,这种天真让他对理想与爱情有一种盲目的乐观,他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实现梦想,通过自己的执著能重获爱情,但他却没有认清上流社会的卑劣面目,没有意识到他做的那个“美国梦”已经过时了,没有看到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而是一厢情愿地走入死胡同,至死也没有醒悟过来。
同时,盖茨比是“了不起”的,在于他处在道德沦丧的社会里,能够保持精神的独立,虽然在现实面前是渺小而脆弱的,但在他的理想面前却是伟大而坚强的。
他始终怀着对理想和爱情的执著追求和献身精神,永远带着甜美的微笑,追寻着自己的美梦,他与现世的对抗和试图改变现实的决心彰显了与堂·吉诃德一样的执着与崇高,是一名逆水行舟的孤独自由英雄。
二、悲剧英雄的来源
1、时代因素
悲剧意识往往发生在历史转型期,形成了一个悲剧地带。菲茨杰拉德的悲剧意识就产生在美国这一历史过渡时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史家们将这段历史称为“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或者叫做“20世纪的文学复兴”。菲茨杰拉德就是这一时期美国文坛上一颗闪耀的明星。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国陷入空前的迷惘,传统价值观被推翻,而未建立新的精神信仰,战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里,人们普遍带有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创伤,生活在同时代的马尔科姆·考利曾在《流放者的归来》中写道:战争使他们的童年之乡不复存在,外地求学让他们和家族、传统失去维系,他们成为“无根之木”。
随战争的结束而到来的现代社会,使这批作家成了“精神上落魄的‘文化贵族公子’”,他们与社会格格不入,感到无所适从--对父辈的文化道德抱抵触情绪,但又对突然而来的新时期不知如何作为。科学和人文新思想的大量涌入带来的对传统的彻底颠覆,加剧了新一代文人的信仰危机。
20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伯格森的“绵延”理论、孔德的实证主义、马克思对剩余价值和阶级的分析等新理论、新思想为世人开启了新认识的大门。新思想既解放了青年一代的思想,又使他们失去信仰,陷入认识危机。过去,人们以宗教为精神支柱;
但是现在,因为新思想自身带有否定根除的本质,一切新的认知--个人信仰的追寻、生活意义的考量、人性的思考--都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批判的基础上,使人们处在失去根基的骚动状态。这一时期的作家内心强烈地感受着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对他的表达也是隐含间接但又无所不在的。
文化的断根、信仰的断裂以及消费时代的狂欢虽然让这一代作家陷入了痛苦和迷惘,菲茨杰拉德虽然也有时沉迷其中,但是作为一个有强烈时代责任感的作家以其独有的敏锐力隐约嗅到了一种令人心神不宁的紧迫感和难以言明的危机感,他主动担负起在荒凉中开拓繁荣的使命,以自己的激情和理想在孜孜不倦地艺术探寻中拯救了自己。
并用文学表达孕育着美国文化新的生命,激荡起每位美国青年的心灵,这正是菲茨杰拉德作为艺术家与平常人不同寻常之处。
2、个人因素
作为生活在20世纪的作家来说,虽然都身处信仰断裂浮华混乱的年代,但菲茨杰拉德自身的的悲剧经历却直接影响了他独特的悲剧意识的形成。如果说家庭的阴影和青年时期的种种梦想的挫折只是菲茨杰拉德对人生悲剧意识形成的开端的话,那么那场影响他一生的爱情和婚姻则从根本上使他确立了这种悲剧感。
刚开始,他与富家女姗尔达˙赛瑞一见倾心,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了终身。但后来因看到菲茨杰拉德身无分文、屡遭失败、前途渺茫,姗尔达断然取消了婚约。菲茨杰拉德在家庭、事业上所经历的痛苦超出了一般人能承受的程度。
但是他并未因此沉沦,而是顽强地与命运进行积极的抗争,以炽热的创作激情来证实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崇尚的道德准则是:发奋勤勉、艰苦磨练、恪守职责和人格成熟。他承认生活中的失败在所难免,但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追求。
三、悲剧英雄的价值
1、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在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兴盛时代爱情婚姻的变质、“美国梦”的幻灭和上流社会的道德沦丧和残酷无情,因为这个时代已经不再崇拜英雄,崇尚道德,而是追逐个人消费、享乐和纵欲,从而凸显出隐藏在“爵士时代”繁华世象下的社会、精神危机和美国理想中精神道德的不可忽视性。
通过悲剧英雄在爱情上的必然失败来批判爱情婚姻中金钱关系的赤裸裸。一战以后,伴随着消费时代的带来,美国进入了一个喧嚣噪杂、纸醉金迷,物质富裕、精神匮乏的时代。战前要求的爱情纯洁、婚姻忠诚的传统道德规范在逐渐褪色,金钱成为很多女性的唯一择偶标准和精神支柱。
2、强烈的悲剧冲突
透过他笔下的悲剧英雄,我们能看到他对自我、他人以及整个、社会时代的矛盾情感使他总在现实和理想中间徘徊;既看到他对个人成功、金钱财富的追求,同时又不得不接受现实世界的阴暗和残酷;
既看到他对逝去的美好事物难以忘怀,同时又不得不承认这些美好事物的虚幻;他力图融入社会挖掘生活中真善美的一面,又发现了新时代的各种新问题。这样两种对立冲突的思想意识几乎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中随处可见。
结语:
处于那样一个风云变幻、喧哗骚动的时代,菲茨杰拉德没有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的情感,没有逃避现实的困顿而选择隐匿于自然,相反,在洞悉社会现实的真相后义无反顾地执著于理想的追求和突围的探索。
他用诗意而敏锐的细腻感受折射出一个英雄内心的愤怒与抗衡,孤独与奋斗,并成功地将悲剧与英雄的血液注入其作品中,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艾默里、盖茨比、狄克等自己内心最完美的悲剧英雄。
参考文献:《菲茨杰拉德研究》
《美国现代小说家》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菲茨杰拉德:在夜色温柔中,把悲剧写成死亡之诗与迷惘之诗
吴奇隆刘诗诗参加袁弘婚礼 张歆艺晒婚礼合照却不见刘诗诗身影
《少年与沉默之海》:不是所有理解,都有回声
张中行谈诗词创作:这10类诗空有平仄之壳,却无诗情诗境
在古诗词中寻回诗心
舞台重现“诗之江湖”,冯远征主演话剧《杜甫》再度上演
凌彤:儒学的分化与战国《诗》教的传承
刘诗诗吴奇隆袁弘 袁弘综艺爆料刘诗诗暖心举动
刘诗诗倪妮气质 刘诗诗倪妮个人简介
刘诗诗也跳刘畊宏!罕见在采访中谈私生活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