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到底是什么?并不是用来睡的

原标题: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到底是什么?并不是用来睡的

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的经典作品,尤其是在唐宋时期。唐宋时期使我们诗歌文化发展最为灿烂的时期,也是诗人、词人涌现最多的年代,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经典作品。而在所有诗人之中,李白必定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而他最为经典的作品便是《静夜思》。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李白最脍炙人口之作,自8世纪问世以来,几乎每一本唐诗诗集都会收录。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构词简单,意思也很好理解,因此成为了小学生的必读诗之一。有些时候,倘若你让一个五六岁的小朋友背诗的话,他都可以给你来上一首《静夜思》。对于这首诗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明亮的月光洒在了窗户纸上,地上好像泛起了一层霜。作者见到此番此景,不由自主地抬头仰望星空,望着窗外悬挂着的一轮明月,心中泛起了无限的感慨,低下头,思念起了远方的故乡。

显而易见的,这是一首思乡作品,作者在秋天的夜晚,望着天空的月亮,突然感慨自己客居他乡的经历,叹息不已。全诗虽然简单易懂的,但是却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等手法,语言朴素而韵味无穷,因此受人推崇。

而有些对诗的内容比较深究的人,会去研究全诗之中的经典字眼,比如“床”便是一个关键。对于如今的我们而言,很多人都会认为“床”指的是睡觉的地方,但是事实上,在古代却并不是这个意思。

有人认为,床指的是井台或者井栏,大概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也有人认为,床指的是窗户,是“窗”的通假字。倘若想要看到月亮的话,在室内一般只能够通过窗户来看,因此这样的说法比较可靠。

当然,也有人认为是坐卧的器具。而马未都等人则认为,床应该解释为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

由此可见,虽然文化在不断传承,但是随着岁月的变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当我们品读古人留下来的作品的时候,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唐诗三百首》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住房三不向,睡床三不放”,啥意思?有道理吗?
男人爱不爱你,“床”前见分晓
现在我们读的《静夜思》,被明朝人改了两字,李白的原版更诗意!
诗仙李白为何不写中秋诗?有人说《静夜思》是中秋节写的,真的吗
苏轼 | 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
李白8大经典名句,大气磅礴!
和同事出差没房间了只好住双床房录视频为证……
陈贝儿去无人区巡山!穿7层衣服3条裤子,零下温度拿沙发当床睡
三床被子,你觉得哪一个最温暖?测你一生的安乐窝在哪儿
李易峰被曝酒店选妃,大尺度床照流出,众多嫖娼细节也被挖出!

网址: 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到底是什么?并不是用来睡的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3361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