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懒”的诗人,一生只写了2首诗,其中一首被誉为古诗第一

原标题:古代最“懒”的诗人,一生只写了2首诗,其中一首被誉为古诗第一

经典的事物往往在于质量而不在于数量,就拿诗人行业而言,有些人一生之中写下了无数的诗歌,比如乾隆,但是却没有出彩的地方,更没有为世人惊叹的作品。

当然,也有高产并且作品突出之人,比如李白和杜甫。而在中国历史上,还出现了另外一类人,他们的作品很少,但是却用仅仅一个作品打败了所有人,比如张若虚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张若虚留给后人的诗的只有《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这两首,但其中的《春江花月夜》却被誉为“唐诗之最”。该诗描写细腻,音律和谐,全诗表达人生无常,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后来很多的文学作品(包括词、曲在内)都受到该诗在音韵、场景描写等方面的创意影响,从而奠定了张若虚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可以说,张若虚靠着这一首《春江花月夜》,击败了李白和杜甫。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对于这首诗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在整首诗歌之中,作者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因此有着“孤篇盖全唐”之誉。

参考资料:《全唐诗》、《旧唐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代最“懒”的诗人,一生只写了2首诗,其中一首被誉为古诗第一
他是史上“最懒”诗人,一生一首诗都未写完,但这半首诗人人会背
2首妙不可言的古诗词,含蓄隽永,才情过人,妙哉,妙哉
李白最美的一首相思诗,只有6句,每一句都是经典
2首不出名却颇有文采的中秋节古诗,写出真情实感,让人眼前一亮
后世对他一无所知,可他流传下来的一首诗,却被誉为“唐诗第一”
3首流传千年的趣味古诗,妙笔生花,千年后值得好好欣赏
他是大唐酒量第一的诗人,酒量是李白的5倍!
出名要趁早?他7岁写了一首诗《咏鹅》,荣登初唐四杰的宝座
古代诗人为何热衷于咏月,“月亮”对于他们,到底代表什么

网址: 古代最“懒”的诗人,一生只写了2首诗,其中一首被誉为古诗第一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3398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