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一家不容三姓人”是指哪三姓?到底有何道理?老祖宗的智慧
原标题:俗语“一家不容三姓人”是指哪三姓?到底有何道理?老祖宗的智慧
大家都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是一个爱思考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总结自省的民族,除了那些圣贤给我们留下的绝学经典,广大的劳苦大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也形成了很多智慧,并代代相传,成为了现在仍然为我们熟知的俗语俚语。俗语虽然往往来源于劳苦大众,但是往往却也蕴含了老祖宗的生活智慧、处世哲学。
学习先贤哲学,我们可以获得古人的智慧,通过学习俗语,我们也一样可以获得老祖宗的间接经验和生活智慧。俗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财富,我们利用这些间接经验可以提前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失误,对我们的现在生活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当然,古人留下的这些智慧难免是具有时代局限性的,毕竟时代不一样了,不过我们学习学习,也可以对自己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和预警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了解”一家不容三家姓人“这句俗语,看看其中蕴含了老祖宗什么智慧和道理。
第一、姓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要正确理解这句俗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中国人的姓氏是怎么回事。中国人的姓氏文化可以说是我们民族最早的文化现象了,一开始,我们的祖先是没有姓氏一说的,姓氏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很多部族、部落开始以自己的居住地、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又以自己的封地、出生地为姓氏,一开始古人的姓和氏是不一样的,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姓和氏就合二为一的,人们都统一以姓作为自己血缘的标示,是自己家族群体的标志。
通过了解姓氏文化,我们就知道在这句俗语中的”三姓人“其实就是指来自三个不同家庭的人员,明白了这一点,咱就基本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了,从而也就知道了這句俗语包含的道理。首先,在我们的文化中,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有些姓氏之间是大家不愿组成家庭的,比如祖上有深仇大怨的,典型的比如岳姓和秦姓就是不能成婚的,原因就是因为岳飞和秦桧的历史事件,还有比如潘家和武家等等。不过,这些姓氏不能相互通婚,其实更多的是来自一种心理,个人感觉,到了现代社会,个别祖辈的恩怨倒是没必要让后代来承担,如果两个家庭愿意,倒也不是一定不行,毕竟我们的社会已经是开放文明的社会。
第二、”一家难容三姓人“中的第一种关系——婆媳关系
从以上的姓氏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家难容三姓人“这句俗语指的第一种关系就是我们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很难处理的一种关系——婆媳关系。如果小两口结婚后,和婆婆住在一起,就成了”一家三姓人“。婆婆和儿媳妇的关系之所以不好相处,就在于我们国家是农业社会,一般而言,”男主外,女主内“,家里的事都是女主人说了算,但是婆婆和儿媳都在一个家里,家中就有了两个女主人,如果遇到比较开明的婆婆还好说,但是如果婆婆比较传统,那么婆媳之间就容易出现问题。
婆婆和儿媳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婆婆在家中已经养成了一定的习惯,而儿媳往往之前在娘家也是被人宠上天的主,到了婆家也会把自己在之前家庭中的习惯带过来,两个不同家庭习惯就会存在一定差异,再加上一个家一下子出了两个女主人,在支配权、话语权上也会存在一定冲突。婆媳之间的另一个关系就是对待儿子和丈夫的关系,婆婆会认为儿子是自己养大的,理当听她的,而儿媳认为丈夫是自己的,就应该听她的,婆媳在一个屋檐下,就难免因为对待儿子(丈夫)的态度而产生争执。
从以上分析来看,這句俗语对我们还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如果有打算结完婚和婆婆(妈妈)住在一起的,就要提前了解婆媳双方的脾气秉性,让二人提前互相加深了解,看看是否合适,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第三、”一家难容三姓人“中的第二种关系——再婚家庭
”一家难容三姓人“除了前面提到的婆媳关系,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关系就是再婚家庭。对于再婚的而言,如果没有孩子还好,不会有”三姓人“的情况发生,但是如果双方都有孩子,那就会出现”三姓人“了。说实话,无论男女,对于自己的骨肉都会很在意,所以再婚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意自己的另一半是否对自己的孩子足够关心、关爱。
除了再婚双方的关系需要格外注意外,这种家庭的另一个因素——孩子也是不容忽视的。每一个孩子如果自己的父母再婚,都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年纪小,他们甚至会在心里认为继父或者继母是拆散自己原生家庭的罪魁祸首,从心理上就排斥对方。而对于继父或继母而言,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打骂一下也无所谓,但是如果是继子(继女)就比较麻烦,就算是正常的管教也容易被人说长道短。所以说,再婚家庭的关系其实是很难相处的,真正能像电视剧《家有儿女》那样的实在少之又少。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一家难容三姓人“这句俗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這也是我们一定要提前学会处理棘手家庭关系的原因。但是现代社会文明和开放程度都非以前社会可比,所以,古人的智慧我们也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全盘接收。
胡侃文史相关文章:
“两腮无肉不可交”是什么意思?下半句更为经典,老祖宗的智慧
大家都知道“女子无才便是德”,那男子呢?其实上一句才是经典
大家都知道“无毒不丈夫”,但只有联系上一句,才能正确理解真义
“三十不发,四十不富”,后面还有一句更精辟,三十岁不懂就晚了
很多人都知道“男女授受不亲”,却不知道后面还有一句,才是经典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俗语“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过渡”,老祖宗的话也很有道理
人们常说“六亲不认”是哪六亲?“人有三急”又指哪三急?
俗语“家里出三瘾,家败人也亡”,到底是哪“三瘾”?有无道理?
俗语:人穷不省三钱,没钱不串三门,记住老祖宗的忠告,受益一生
民间俗语“抬头老婆低头汉”是啥意思,出自何处,有何用意?
俗语“人看四相,富贵难忘”,四相是什么?有些道理
俗语称“床底有三物,家败人丁散”有何深意?其中三物是指什么
老祖宗的传统不能丢:《论语》中包含的职场智慧,让人获益匪浅
俗语“有福之人,必有四寡”,四寡指什么?老话有道理吗?
俗语“宁穷死,别娶生妻”,生妻是指什么,为何穷死都不可以娶?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2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43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78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