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死前含泪说出22个字,听起来很扎心,道出了宋江的本性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光是电视剧就拍了好几个版本,更是如今中小学生必读的几部文学作品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梁山108好汉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哪怕有人没读过完整的原著,也一定知道其中形象最为鲜明的几人,譬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等。

我们能够记住这些书中人物不是没原由的,《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是一绝。在这部作品中光是身为主角团的梁山好汉就有108人,更何况还有其他各式次要角色、龙套人物等,所描写的人物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却没有任何局促和滞涩,既注重群体形象的描写,又兼顾个人性格的刻画,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这也是我们能够记住书中很多角色的原因。

而《水浒传》的人物刻画又有很多更深刻的内涵。四大名著之中,《西游记》讲的是神鬼之事,最是奇幻瑰丽;《三国演义》则是描写王朝争霸,满纸家国天下;《红楼梦》相对而言视角最小,深度刻画大宅门里的恩怨情仇、跌宕起伏;

而《水浒传》既讲江湖草莽,又写朝廷庙堂,在武侠风的快意恩仇之下不乏对社会黑暗的辛辣反映。

所以在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水浒传》角色背后,往往蕴含着更多的言外之意、画外之音,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越是书中出彩的角色越是如此,譬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宋江和李逵。

李逵的性格特点

相较于“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等人,李逵在书中的出场时间较晚,根据书中的描写,当时宋江因为怒杀阎婆惜被发配江州,借由晁盖等人的牵线搭桥与戴宗交好,而李逵当时正是戴宗手下的小弟,通过戴宗两人这才认识。

由此处的情节可以看出李逵的出现与宋江的经历有紧密的联系,而且作者在书中特意交代李逵早就对宋江闻名已久,其后又通过宋江的慷慨大方让李逵觉得见面胜似闻名,从一开始就有意将宋、李二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既为后来李逵对宋江的忠心耿耿做铺垫,又暗示了李逵的命运与宋江的命运连结在一起。

自此之后,李逵就成为宋江最忠诚的拥护者。宋江要吃鲜鱼,他就替宋江去买,别人不卖,他就与人家打架,宋江写反诗要被杀,他去劫法场,宋江眼见无路可走只有上梁山落草,他说:“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吃我一鸟斧”极力拥护,宋江要招安,他闹将起来被宋江关禁闭,他说:“哥哥杀我也不怨,剐我也不恨。”

对宋江死心塌地。

除了忠心之外,李逵另一个性格标签就是天真烂漫,而这样的性格放在李逵的身上又具体表现为“莽”。宋江派戴宗和他一起去蓟州请公孙胜,他就因为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不同意公孙胜下山,就要斧劈罗真人,元宵夜宋江去东京与李师师搭上线,希望借此谋求招安,李逵因为别人都去喝酒吃肉,自己却要看门便大闹一场,丝毫不在意己方作为草寇却身处官府腹地的险况。

李逵做事大都如此这般率性而为,完全看自己的心情和原则行事,更没有什么心机城府,也从来不顾及事情的后果,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鲁莽而愚蠢,但实际上恰恰反映了他的赤子之心,心下无尘,天真烂漫。

李逵与宋江

而这样一个又鲁莽又天真还忠心耿耿的人,难道不是做小弟和打手的最佳人选吗?宋江就是利用李逵这样的性格将其牢牢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让其为自己冲锋陷阵,甚至到最后都要算计他。

宋江在先后协助朝廷镇压田虎、方腊等人后,凭借功劳终于有了个正式的官身,得以衣锦还乡。然而他最终还是未能被宿有旧怨的蔡京、童贯、高俅等统治集团高层接纳,被骗饮下毒酒,

在自己时日不多的时候,他想的不是怎样为自己报仇雪恨,而是担心李逵这个最忠心自己的下属会因为自己复仇起兵谋反,从而败坏了自己的忠义之名,所以他下定决心要拖着李逵一起死。

所以他派人邀请李逵会面,并在李逵的接风酒中下毒,李逵出于对自己哥哥的信任,全程没有任何迟疑和怀疑。当时宋江还用朝廷给自己毒酒的事试探李逵,结果自然也不出宋江的预料,李逵为自己打抱不平,一力主张造反,这就更加坚定了宋江毒死李逵的心。

最终李逵饮下毒酒命不久矣,宋江眼看事已成定局才将真相和盘托出,让李逵不要怪他,说明自己只是担心李逵坏了自己的忠义之名,才行此事,还特意交代李逵,自己已经选好风水宝地,你死之后一定要来和哥哥兄弟团聚阿。

而李逵也只能含泪说了22个字:“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一辈子忠心耿耿,火里来水里去,到头来却只为了愚忠二字,没死在敌人手里,却死在自己一心崇拜的哥哥手里,这样的结局真是憋屈又悲凉。

区区22个字,或许在这一刻李逵已经看清了宋江的本性,才能说出这样无奈又悲凉的话。李逵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是怎样的五味杂陈,我们无法感同身受,或许是无奈、心寒、有些怨恨,但他依然保持了自己对宋江的忠心。

宋江的本性到底如何?他是一个坏人吗?我们似乎很难彻底地如此定义,因为宋江的性格本身就是极其矛盾的。一方面他有着坚定的道德原则和侠义心肠,讲求忠孝节义,为人仗义疏财,对朋友义字当头,对朝廷忠心耿耿,从不为非作歹,在江湖中也称得上侠肝义胆。

另一方面他又是封建忠义观的卫道士和狂热拥趸,他的忠心是对封建统治者的忠心,是狭隘的忠心,是病态的忠心,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愚忠。他虽然被迫落草起义,却打心底里觉得这是一种见不得人的罪,在他的心中只有为朝廷出力、建功立业才是正途,为此他不惜牺牲自己和兄弟们的利益,也不惜牺牲自己的道德原则,与奸邪小人妥协。正是在这样思想的驱使下,才有了后来毒杀李逵的情节出现。

结语

宋江其实是一个封建社会典型的知识分子和官僚,他深受封建社会三纲五常和忠孝节义观念的熏陶和浸染,终究脱不出时代的局限,而李逵虽然没有对封建统治者的盲目愚忠,然而却有对江湖义气的的偏执追求,因此注定被宋江所裹挟,而刨根究底无论是宋江还是李逵都只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罢了。

参考文献:

《水浒传》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李逵死前含泪说出22个字,听起来很扎心,道出了宋江的本性
宋江死前,为啥要毒死李逵?原来他是为了保住1个大秘密
李逵称宋江为大哥,对他忠心不二,为何宋江还要毒死李逵?
李逵饮下毒酒后,看清宋江真面目,冷冷说出几字,却是字字锥心
听到宋江被毒死消息后,武松不悲痛反而冷冷说6个字,原因很现实
此人曾是梁山老大,死前留下遗言,揭秘宋江天大阴谋
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害怕李逵为自己报仇
《水浒传》:李逵喝毒酒后十一个大字揭露宋江真嘴脸,字字珠心!
水浒好汉结局之谜:黑旋风李逵忠心耿耿,缘何竟遭大哥宋江毒杀?
李逵很“有趣”?

网址: 李逵死前含泪说出22个字,听起来很扎心,道出了宋江的本性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34899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