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临终前,说自己耳朵里有2张银票,刽子手取出一看气得跺脚

金圣叹好批小说,人多薄之。——《随园诗话·卷一》

这是《随园诗话》中对金圣叹的评价。

在我国历史中有许多狂才,比如唐朝的“诗仙”李白,他白日放歌,纵横山水之间,才能写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样狂傲的诗句。而在明朝末年,有这样一位狂才,他解析历代名家著作,对这些名家著作,有不同的解释,这些解析至今仍在流传。

他就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金圣叹,原名张采,苏州人。苏杭多才子,而金圣叹就是其中一位。金圣叹出身贫寒,到了九岁才进入私塾学习,虽然他入学晚,但是表现出对文学的天分。金圣叹喜爱读书,少年时沉迷于《水浒传》,成年后考中乡试,成为一位秀才。

此后金圣叹仕途不顺,只能靠别人接济度日。在古代穷困书生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就是考中进士,入朝为官。而金圣叹科举不顺,并未谋得一官半职,从此沉迷于“神佛”理论中。金圣叹开始去往富家豪门宅邸,给世家大族扶乩,维持自己的生计。

而除了扶乩,金圣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小说点评之中。崇祯十四年,金圣叹点评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顺治十三年,金圣叹点评了《西厢记》。随着金圣叹点评的小说,流传越来越广,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受到当时文人的称赞。

金圣叹在明朝仕途不顺,到了清朝无心出仕。他流连市井之间,同底层百姓打成一片。一次,他出门游玩,看到一个四五个人在对对子,其中一个中年书生出了上联:

“猫伏墙头风吹毛,毛动猫不动。”

众人都想不出下联,而金圣叹摸了摸了头上的白发,对出了下联:

“鹰立树梢月照影,影移鹰不移。”

众人听后纷纷赞叹不已,中年书生的上联代指了中年人,而金圣叹的下联代指了老年人,对仗非常工整,成为了千古绝对。顺治十七年,金圣叹点评的作品,被送到顺治皇帝面前,顺治皇帝看后,大加赞赏,请金圣叹入朝为官,金圣叹断然拒绝。

金圣叹不耻与小人为伍,当时金圣叹的舅舅钱谦益,本是明朝的礼部尚书,李自成进京后,钱谦益投靠南明奸臣马士英。等到清军灭亡南明后,钱谦益又投靠了清朝,当了清朝的礼部侍郎。钱谦益对这样首鼠两端的人,非常痛恨。他曾经撰文嘲讽自己的舅舅:

“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

金圣叹两句话,把舅舅丑陋的行径,曝光于天下士人面前。顺治十八年,吴县新任县令任维初逼迫百姓缴纳税款,百姓一时无法凑齐,任维初用鞭子抽打百姓。金圣叹得知任维初的暴行后,聚集了一百多名苏州士子,去往苏州孔庙,以悼念顺治皇帝的名义,抗议官吏暴政。

江苏巡抚朱国治上书清廷,清廷有意震慑江南士子,于是命令朱国治将集会的苏州士子抓捕,严刑拷打。最终朱国治判决,以金圣叹为首的七名士子斩立决。金圣叹临刑前,他的家人前去狱中看望他,他笑着的对家人说: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他的家人痛哭不已,而金圣叹泰然自若,安然等待着自己的命运。金圣叹点评文学作品,幽默风趣,而他本人也喜爱开玩笑。金圣叹临刑前,依旧没有忘记玩乐人生。他被押往刑场后,等待午时问斩,金圣叹看了看凶神恶煞的刽子手,心里有了主意。

他让刽子手附耳过来,悄悄地告诉刽子手,自己两只耳朵里,各有一张银票,你取出来,就送给你了。刽子手大喜过望,从金圣叹的耳朵里,找出两张纸条。刽子手定睛一看,两张纸条上写着两个大字,分别是“好”和“疼”,气的刽子手直跺脚。

午时三刻已到,刽子手手起刀落,一代才子终被斩首。金圣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幽默,他不畏权贵,不与奸佞同流合污。金圣叹玩乐人生,但是他有自己的坚守,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放弃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人世所罕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评点《金瓶梅》的金圣叹砍头时耳朵掉两纸团,刽子手看后哭笑不得
景王看病被说虚气得直跺脚,村民中毒二人被抓!
人在家中坐,爹从天而降?戴公公在家气得直跺脚!
王爷进宫议事,一看门口守将,气得扭头就走
金圣叹评价梁山好汉有9个上上人物,分别是谁?
张真注评:《金圣叹小品》
男子被刽子手问斩,自己缝上头颅,回家继续下面条
侦察科长扛回2个日军俘虏,秦基伟打开麻袋一看,被气得直拍桌子
奇奇怪怪的东西掉进耳朵该怎么办
宋江每说一句死而无怨,为何金圣叹就说:你骗谁呢,骗老天爷吗?

网址: 金圣叹临终前,说自己耳朵里有2张银票,刽子手取出一看气得跺脚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36411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