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舞伴跳楼身亡!年仅44岁,撇下2孩和妻子,离世原因竟是……

  作者:苏善书

  这个十月,我们又痛失一位优秀的舞蹈家。

  10月18日,杨丽萍的搭档,凭借《雀之恋》一跳成名的舞者王迪。

  从39层高楼一跃而下,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才44岁,还这么年轻。

  得知消息,杨丽萍在朋友圈悼念这位昔日优秀的、默契的搭档。

  她写道:“多么希望,你能给我另外一个号码,然后我们预约在天堂跳《雀之恋》。”

  公开的视频中,杨丽萍身着一袭黑衣,神色憔悴,不无心痛地说:

  “我仿佛看到,他像一只孔雀,拖着长长的尾巴,从三十九楼飞向了天空之中,我想那一刻他的心,是飞起来了,但是他的肉体……”

  可能很多人对王迪这个人不太熟悉,但提起他参与的作品,大家一定如雷贯耳。

  2012年,他跟杨丽萍合跳《雀之恋》,一举成为全场焦点。

  他的孔雀舞,轻盈又灵动,热烈又投入,与杨丽萍的表演相得益彰。

  他同时也是国家一级舞蹈演员,先后四次登上春晚舞台,获得“荷花奖”、“桃李杯”等多个舞蹈奖项。

  去世的原因,是抑郁症。

  回顾王迪的过往,关于那些抑郁症的成因,其实早已埋下伏笔。

  01

  孤独的孩子

  如果时光回到王迪的童年,那一定是不快乐的。

  他曾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

  因为父母工作都很忙,大概2岁半的时候,他就被送进了幼儿园的长托。

  在这里,他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

  本应是好好被父母疼爱、陪伴的年纪,小小的孩童,却因父母忙碌,聚少离多,与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更是屈指可数。

  眼看着上了小学,他又开始了集体生活。

  每天自我学习,自我成长,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12岁时,广州军区歌舞团全国招生,当时根本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王迪,阴差阳错地入了选。

  此后,他就离开了家,跟随老师苦练舞技。

  学校夜晚的舞蹈房,见过他为练习舞蹈有多努力,流过多少汗水。

  从童年到成年,他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少年都是独自一个人长大的。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

  “3岁前是孩子建立情感联结的关键期,孩子在3岁前,是完全依赖别人的阶段,父母一定要亲自抚养,让孩子感到安全。”

  这个时候如果不解决一对一的情感关系,孩子长大后会出现心理问题。

  王迪的童年,父母的角色严重缺席,导致他对爱的体验极度匮乏,但有些时间,缺失了就再也没法弥补了。

  虽然他表现得很正常,是那种不让人操心的孩子,但是不让人操心,不代表不需要关爱。

  有时候,越是这种不需要操心的孩子,内心的缺口越大,最后的反噬也来得越凶猛。

  应证了那一句,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02

  要求完美的人

  导致抑郁的第二原因,王迪是个对自我要求非常高的人。

  要求严格没有错,但他对待自己的方式近乎严苛。

  学生时代,为了打好舞蹈基本功,他每个周末都泡在练功房。

  磨练身姿,提升舞艺。

  成为一个舞蹈演员后,他的工作压力要远远高出常人,不仅对身材的要求很高,而且经常高负荷训练。

  《雀之恋》大获成功之后,王迪接受采访时说:

  “要跳出孔雀的灵性,必须在舞台上达到忘我的境界,忘记你是在演播厅里,忘记周围的一切,把自己当成一只孔雀。”

  把自己当成孔雀,意味着要有孔雀的身姿,动作要模仿到孔雀的精髓。

  为了能在舞台上达到最好的状态,王迪会在登台前一个月开始控制饮食。

  不仅吃的很少,而且多半是蔬菜。

  排练起来一般都是好几个小时,需要极大的体力,而他又是个对自己要求完美的人。

  长期耗损的身体和高压的精神状态,让他的健康和心理逐渐出现了问题。

  他的这种状态,并没有因为后来工作的调整发生变化,反而越陷越深。

  他一定尝试过好好拯救自己的,抑郁多年,他积极参与治疗。

  为了调养自己的身体,他也逐渐将工作从台前转到幕后。

  9月,他还在为表演秀《梦寻西施》做幕后编导;

  去世前一周,这档节目已经演出完毕。

  下个月,他要作为总导演的音乐会《听瓷》即将开始排练。

  一切都很正常,一切都毫无预兆,一切甚至开始往好的方向转变。

  但谁也没想到,他突然选择离开。

  可能他真的撑了好久,可能他真的已经无法自救。

  03

  有人说:

  “那些长大之后的所有痛苦、焦虑,都可以从童年遭遇里找到溯源。”

  童年需求被好好满足的孩子,能够建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并且相信这个世界是爱他们、接纳他们的。

  而没有被好好满足的孩子,他们宁愿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不愿意和外界接触。

  对于王迪来说,幼时缺乏与父母的亲密链接,缺乏来自父母的爱意滋养,这些童年留下的缺口,我们以为长大就消失了。

  其实并没有,它一直在那里,这道疤痕会一直伴随我们,干扰我们的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也因此即使王迪后来取得很高的成就,有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可能在最真实的内心里,他从来都没能将自己治愈。

  虽然不幸的童年是始作俑者,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听之任之,任由命运摆布。

  如果不曾好好被爱,那么长大以后就要好好爱自己,疗愈自己。

  将曾经内心的空缺,一点点填得饱满,爱自己,爱身边人,也被身边人爱。

  一点点建立对人的信任,建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

  将生命的阴霾驱散,将原本的阳光雨露请回来,这样生命才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可王迪后来的经历,又决定了他无法做到这一点。

  作为一名天才的舞者,他对自己有着地狱般的标准。

  而他磨练自己的方式,近乎自残。

  长期的营养不良,高强度的训练,以及高压的工作环境,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他的精神世界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

  他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妙绝伦的演出,他自己却坠入那一道无法自救的深渊。

  天才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他们往往要承担比普通人难以承受的挫折,他们的精神也要历经难以想象的捶打、搓磨。

  这个过程中,有的人挺过去就成长了,有的人没有迈过去就被吞噬了。

  所以我们经常说,生而普通,其实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幸运。

  04

  幸福的人生都是相似的,不幸福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

  穿过那些不幸的命运,来到他们的童年,都会发现这里原本有一个能量电池,要么锈迹斑斑,要么零碎破烂。

  能量电池的原料是一种叫做爱的情绪,能让人产生喜悦、丰满、明亮的感觉。

  只要一个人在他的童年时期,让自己的能量电池蓄满能量,那么它就会在他后来的一生中源源不断地发出能量。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将自己的电池蓄满。

  那些没有加满电量的小孩,长大之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5亿人患抑郁症,中国已确诊抑郁症患者超过5000万。

  而这些不幸患上抑郁症的人群,在他们的余生,都要不断地疗愈自己。

  当我们不断地拆解抑郁症的起源,会发现它与童年有关,与父母有关,与爱有关。

  所有的成年人都曾是孩子,所有的孩童都会长成大人。

  我们无法决定拥有怎样的父母,但我们可以决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成为父母前,先治愈自己;

  好好爱自己,满足自己,在原来贫瘠的土地上,松土、施肥、浇水、种树,在太阳底下向上生长,活得生气腾腾;

  成为父母后,好好爱孩子;

  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信任和陪伴,让他们相信他们是值得被爱的,这个世界是值得信任的。

  当他们积蓄到足够的能量,即便在未来遭遇再大的挫折,他们也会相信自己能够应对,并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

  童年如此重要,它隐藏着未来通关的密码;

  爱是如此重要,它是所有生命幸福的来处。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是我们能够改写未来。

  生命一场,希望我们结束匮乏和索取的轮回,去付出爱,收获爱,寻找到生命的丰富和圆满。

  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患者,也请你善待他们吧。

  有时候你不知道哪一句话,哪个微笑,哪个眼神,就让他们对这个世界有所希冀,将他们从黑暗中拉出来。

  人间虽苦,但是活着值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知识

悲痛!杨丽萍舞伴坠楼身亡,享年44岁,曾获得国家一级演员职称
青年舞蹈家王迪离世 杨丽萍:天堂再跳《雀之恋》
他意外去世,年仅44岁!数度登上春晚,杨丽萍发文哀悼
63岁杨丽萍跳舞太仙气!腰围纤细身材骨感,搂男舞伴长指甲抢镜
艾成跳楼原因公开:半年亏损500万导致精神错乱,欠债让他有阴影
杨丽萍的丈夫刘淳晴说:我们生个孩子吧!杨丽萍却说:离婚吧!
王迪因抑郁症离世,更换的新头像早有征兆,妻子和朋友却没有察觉
专访杨丽萍丨孔雀没有折翼!
杨丽萍现身火锅店,将脚踩凳子上和朋友闲聊,因指甲太长吃饭受限
杨丽萍侄女跳孔雀舞,重现她36年前经典,小白兔和小彩旗近况大不相同

网址: 杨丽萍舞伴跳楼身亡!年仅44岁,撇下2孩和妻子,离世原因竟是……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37932.html
所属分类:品牌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