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淑:乡村风光的诗意呈现与变迁反思|评刘诚龙《我自乡野来》
作者:李宝淑
来源:潇湘晨报
《我自乡野来》是著名作家刘诚龙的一本充满诗意的散文集,它以“情在情中”“乡在乡中”“味在味中”三大主题为核心,通过82篇美文,勾勒出了作者家乡铁炉冲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每一段往事。
“情在情中”这一部分,是刘诚龙对家乡人际情感的深情回望。他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幅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温暖画卷。
在刘诚龙的笔下,亲情是最真挚、最动人的情感。他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展现了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例如,在《母亲的味道》一文中,作者回忆了母亲为他做的一碗煎豆腐,那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母爱的象征。母亲用她的双手,为儿子烹制出了一道道美味佳肴,这些菜肴中蕴含着母亲对儿子的深深关爱和无私奉献。这种无私的母爱,让读者在阅读时深受感动,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温馨的家庭氛围中。
除了亲情,刘诚龙还描绘了乡村中纯朴的友情。在《织毛线的女人》这篇文章中,通过描绘一群农村妇女聚在一起织毛衣的场景,间接展现了她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默契。这些女人围坐在一起,手里忙着织毛衣,嘴里聊着家常,眼神中流露出对彼此生活的关心和牵挂。这种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系,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却显得格外真挚和温暖。在爱情方面,刘诚龙同样有着深刻的描绘。在《一剪梅里一页情》中,作者通过一个懵懂的爱情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和美好。那个年代的爱情,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物质的诱惑,只有两颗真诚的心相互靠近。这种纯粹的爱情,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乡在乡中”这一主题,刘诚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回忆,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呈现得淋漓尽致。
刘诚龙对家乡的自然风光描绘得很文学。在《对门垄里白鹭飞》中,他生动地描绘了白鹭在田野上翩翩起舞的景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乡村之中。又如《春江水暖鸭不知》一文,作者通过描绘春天江水的温暖和鸭子的欢快,展现了乡村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些描绘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的自然之美,更让我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在展现乡村风光的同时,刘诚龙也对乡村变迁进行了深刻反思。刘诚龙在杂文与散文间自由转换,这本《我自乡野来》没有“杂文腔”,却有杂文人的眼力与思考深度,他看到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正在逐渐失去其原有的特色和魅力。在《土砖屋》与《红砖房》中,他通过对比土砖屋和红砖房的不同,表达了对乡村传统文化流失的担忧和遗憾。这种反思让我们更加珍惜乡村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和传承乡村文化。
“味在味中”这一主题,刘诚龙通过回忆家乡的美食,让我们感受到了味蕾上的温暖和文化上的传承。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家乡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每当品尝到那些熟悉的味道时,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的人和事。在《三月泡》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小时候采摘三月泡的经历和味道,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纯真的快乐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的寄托让我们更加珍惜与家乡的联系和记忆。
《我自乡野来》不仅是一本关于乡村生活的散文集,更是一本关于人性、关于情感、关于生活的深刻反思之作。它让我们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了乡村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了解了乡村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珍贵和爱情的甜蜜。
相关知识
李宝淑:乡村风光的诗意呈现与变迁反思|评刘诚龙《我自乡野来》
作家鬼子历时18年出新作 展现当代乡村的时代变迁
二百首诗歌呈现“当代的诗意”
西北农民作家眼中的乡村变迁
第 38 集 |《乡村爱情16》即将登场,回顾这些年刘能的 颜值变迁
第 38 集 |《乡村爱情16》即将上映,回顾这些年刘能的颜值变迁
当乡村成为景点,乡村还是原来的乡村吗?——《宝水》
7人获评优秀乡村诗人,首届湖南乡村诗词大会颁奖典礼举行
湖北武汉:“艺术车间”研学热 乡野田间展新颜
李花绽放迎春到 乡村美景入画来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24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2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8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1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18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600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6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