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看重庆|梁平木版年画——祈福纳祥 喜庆吉祥
重庆梁平区屏锦镇屏山街,梁平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家辉的电话铃声不断。挂了电话,他搓了搓手,开始赶制年画。
梨木制成的雕版前,徐家辉手持刻刀雕琢图案,木屑纷飞中,白脸长须的“将门神”初见轮廓,再配合蒸纸、刷泥、套印、开脸等30多道工序,一幅栩栩如生的门神年画便跃然纸上。
“扫完年尘贴年画”。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样式,寓意喜庆吉祥,在民间广为流传。不少地方有农历春节贴年画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愿景。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的重庆梁平木版年画属于套色木刻版画,色彩鲜艳、风格古朴、内容丰富。
与其他年画相比,梁平年画人物的腮红不在脸颊,而在腮帮,这是其独一无二的“防伪标”。
“各地都有人做年画,我们家老祖宗为了做区分,将腮红打在了别处。”这一步“打腮红”叫作“开脸”,是制作年画的最后一步。在层层印刷之后,徐家辉用手指蘸上颜料,在人物脸上按下,为年画添上一点祝福。
梁平年画的纸张也是特色。不同于其他地方使用宣纸,这里使用的是竹子制成的二元纸,较宣纸更具韧性,天然的浅黄色,更增添古典韵味。“手工制作的年画,其中的韵味工业印刷品难以代替,将木版年画拿在手里,首先感受到的是纸张的分量。”徐家辉说。
如今的梁平年画已颇有知名度,但在此之前,木版年画的手艺几近失传。
徐家辉出生于梁平年画大户,但在徐家辉记事时,家里已经放弃了年画制作。“家中有很多老年画,流畅均匀的线条、经久不衰的色彩、精彩纷呈的故事,让我感到手艺失传的可惜。”徐家辉说。“小时候想学,但没有钱买材料,我就在外打小工,挣到钱便第一时间拿去购木板,买纸张,打刻刀。”
靠着临摹已有的线稿,徐家辉练熟了手艺,在自学时,家中儿女、表侄等小辈也跟着学习这门技艺,徐家年画渐渐地又一次做出了名气。2006年,梁平木版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徐家辉作为梁平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始教学,“现在我带着5个徒弟,几乎都是自己来找我,说对年画感兴趣,想学。”
制画之余,徐家辉还在重庆多所高校担任客座讲师,教授传统技艺课程,学生至今已有数百人。“与学生们一同探讨新画稿,调制新颜色,不断给我新灵感。”在年轻人的建议下,他不断精进年画的形式与内容——将年画装裱成卷轴形式,适合悬挂、收藏;把年画缩小成巴掌大小,装进相框;创新设计“柿柿如意”“好事花生”等新颖图案……众多年轻学生的加入,为梁平木版年画注入了新鲜活力。
一直以来,梁平木版年画的内容,以家喻户晓的戏曲桥段、神话人物为主,而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的年画技艺是否会被机械复制的高效率替代,或因现代人的喜好改变而限制发展?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徐家辉说,“你看,这两幅门神年画,价格能卖接近2000块钱,且早早都已经卖完了;《和气致祥》卖得最好,估计有上千幅。”徐家辉一一指着工作室中悬挂的年画样品介绍道,“现在虽然大家不在门口贴年画了,但很多人会把年画挂到书房、茶室,或者客厅,年画依旧很有生命力。”
“我也常询问我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内容,会不会觉得现在的老土,但是他们所喜欢的,还是财神、门神这些传统图样。”徐家辉说。
目前,徐家辉和学生们以传统文化中美好寓意的故事为线索,不断绘制新图样。“有木版画爱好者前来定制图案,形式和内容都对我们提出很多新挑战,这也说明木版年画的路还长,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徐家辉说,“要先一步一个脚印,只有在做,才能变好。”
相关知识
重庆梁平:赶制木版年画迎新春
用自然元素装扮生活 重庆梁平举行“自然市集”
让“桃花坞木版年画”重返日常生活
(新春走基层)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恰到好处的美学智慧
海安:木版年画迎新春 焕发非遗新生机
朱仙镇天成老店木版年画
人民日报:解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等中国四大年画特点
看平阳木版年画如何“画中有话”
非遗印“湘”|滩头木版年画:来一场“纸短情长”的美丽邂逅
山西临汾:木版年画迎龙年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