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4》央视首播,台湾鲜鱼剔骨,最有文化滋味

2月3日晚间,《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的首期内容,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片频道播出。目前,首期内容可以在央视网免费观看。这个免费观看,确实很有良心。须知,这样有意思的纪录片,要是放在四大正版视频平台,肯定是要付费成为会员才能看的。有朋友问我怎么看《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

我肯定是用客厅大屏幕看啊。拍摄精致的美食纪录片,都应该用客厅大屏幕看,尤其是吃饭的时候看,才叫一个爽。《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换导演了,和当年的陈晓卿团队不一样了。陈晓卿团队也连续做了很多美食纪录片,也非常好。但是,无论谁做的美食纪录片,都有一个相同的好,那就是美食之外,有文化属性。

我记得,陈晓卿老师拍摄过《我的美食向导》这样的美食纪录片,里边有一期,在山西大同吃美食。其实,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吃的时候,聊了什么相关的内容。其中有一位学者说,山西人,为什么扣扣索索呢?因为当年走西口赚钱,都是小钱啊,不扣扣索索,能发家致富吗?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山西人的性格当中,确实有这一种。山西朋友们,也千万不要觉得这种性格就不好了。勤俭持家,没啥不好。而这种商业性格的来源,让一档美食纪录片当中的学者们三言两语说清楚了,这就是美食之外的价值了。美食,最终还是为文化服务的。

类似的东西,在《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的首期当中,也有不少。我最喜欢的一处是,首期当中,介绍了很多手上的巧劲儿实现的美食。咱们中国,天南地北的,介绍了不少。这个时候,在中间,也介绍了台湾省的一个鲜鱼剔骨。在美食之外,就有更大的文化价值了。为什么呢?这意味着,台湾省的美食,也是中国美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美食文化上的同根同源。

这就好比我们做影视剧综艺评论工作的人,不仅仅评论国产剧、港剧等等,也评论台剧和台湾电影等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只有我们坚持这么做,才能构建一个两岸的文化同宗同源出来,才不至于让两岸的文化出现割裂。一部刚在台湾省播出的电视剧,大陆这边,就有剧评人给分析了,进行了剧评剖析,一下子,两岸就没有隔阂了,是一脉相承的了。

《舌尖上的中国》当中,介绍中华美食当中的巧劲儿,手上的功夫的时候,台湾省的美食巧劲儿,也在其列,这就是有文化良心的表现。文化上,同根同源的事情,要多做。两岸的文化创作者们,都应该坚持这个原则。

当然,首期当中介绍西湖醋鱼的部分,也是把老编我乐坏了。这西湖醋鱼,我是真吃过啊。全国各地,估计都有杭帮菜的菜馆儿吧。这道西湖醋鱼,是杭帮菜的招牌菜,去了杭帮菜的饭店,就得尝尝啊。我当时吃的时候,上菜的小姐姐说,你得趁热快吃。我不以为然。等我吃过了之后,才觉得,小姐姐是真有良心啊。

《舌尖上的中国4》当中说,这位大厨,改良西湖醋鱼到了第73次升级上。这真是令人好奇的一件事情。话说,《舌尖》应该把这位厨师的饭店地址公布一下。那些曾经吃过西湖醋鱼的朋友们,都组团去吃一次改良第73次之后的西湖醋鱼吧,保不齐,能吃了呢?说这话,忒伤人。但是,杭州本地的朋友们,估计也是我这样的看法吧。

看完了《舌尖4》,我别的不想,就想把这个厨师的饭店地址找出来。西湖醋鱼是不是酸的,得自己尝一口才知道。(文/马庆云)

相关知识

《舌尖上的中国4》央视首播,台湾鲜鱼剔骨,最有文化滋味
剔骨之时的深切共鸣啊......
周生辰行剔骨之刑,时宜感同身受,痛不欲生
周生辰被剔骨而死,时宜感同身受,心痛难忍
同样是面对七仙女剔骨,两个版本的董永真是天差地别...
时宜梦到周生辰被剔骨,醒来之后哭得撕心裂肺
周生辰遭受剔骨之刑,时宜心痛到不能呼吸
在《周生如故》的戏文中,那剔骨之刑历历在目…
时宜得知师父赐予剔骨之刑,再也无法忍耐,失声痛哭
周生辰被剔骨,时宜瞬间心如刀绞,这一幕太虐心!

网址: 《舌尖上的中国4》央视首播,台湾鲜鱼剔骨,最有文化滋味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1929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