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遇到一个村姑,写了这么一首诗,结果成就了他千年美名
唐朝在文学乃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各方面都很兴盛,居中国三千年封建王朝历史之顶峰,尤其诗歌空前绝后、名篇力作举不胜举、一流诗人群星灿烂。在唐朝文坛,不管才学、名气、作品,崔护都不算什么顶尖之辈,但他能因为一首诗而美名远扬,家喻户晓。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相信很多人对唐代诗人崔护的这首桃花诗再熟悉不过了,至今依然有不少人可以朗朗吟诵。但是,可能没有几个人会注意到,他写下这首诗的背后,其实,是有着一段爱情故事的,正是他本人所经历过的真人真事。
故事中讲述了一段才子佳人的纯真感情,其情节也是相当的曲折传奇。
唐德宗贞年间,崔护只是一位博陵县的书生。他出身于书香世家,受过良好的教育,天资纯良,才情俊逸。只是有个缺点,他的性情太清高孤傲,平日只懂得埋头苦读书,在人情世故这方面上,完全就是个木头脑袋,也就没有交上一两个知心朋友。
就算是偶尔偷闲出游,他也是独来独往。
这一年的清明时节到了,天气也是难得的晴朗。苦读了一上午的崔护,被午后的春风吹得很是舒服,不知道是不是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到,他临时决定去郊外游玩一番,不想辜负了春天的盛情。于是,崔护放下书本,悄悄一人独自步行出城。
一路上都是杨柳花飞,莺燕啁鸣。他感受着暖阳的沐浴,以及轻风吹过脸颊的凉意,顿时觉得整个人都心身清爽了。大概是太过于享受着大自然赐予他的礼物,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走了多远。就这样不知不觉,他离城的距离拉开了一大截。
崔护走了许久,忽然觉得口渴,腿有点酸,便寻思着,该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顺便讨些水喝,好能在日落之前,及时赶回城去。可是,这里的位置十分偏僻,而且,农家住处也零零落落,于是,他举目四眺,终于在不远山坳处,望见在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的一个小茅屋。
崔护为了早点回家,便加快脚步,朝那山坳走去。
到了山脚下,刚在远处明明还能望见的茅屋,这时,反而被桃树完全遮住了,现在,在他的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仿佛是不小心闯入了桃花源里头。
崔护是个聪明的书生,这点小问题可难不倒他。他沿着桃林间的曲径,一直往里面走,终于,在一小片空隙中,找到了一个被一圈竹篱围成的小院。院落看上去很是简朴雅洁,院中有茅屋三楹,全部是用竹板茅草搭成的,虽然简陋,但很是整齐。走近一看,墙壁正中悬挂着一副对联,联文是:“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花水浸霞。”语句雅致,情趣不俗,绝不同于一般乡野农家的风格。
崔护心里头暗暗嘀咕:“会是什么样的高人,居然隐居在如此别致的地方。”没多久,他又瞥见临窗的书桌上有墨渍尚未干的诗笺,上面写着一首《咏梅》的五言绝句:
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
他看着这些诗句,觉得一定是这里的主人所写,作者似乎是在借梅花,来感叹自己的坎坷身世,有种萧索而又无奈的心境。到底是何等人物会隐居在此呢?是抱着怎样的心情,会写下如此无奈的文字呢?崔护对这桃花环绕的茅舍,还有茅舍的主人,更加的好奇了。
就在这时,一位少女托着茶盘,从厨房中走出来,落落大方地走向崔护。她看到他正望着墙上的对联,似乎在品味着什么。少女只是会心地嫣然一笑,随后,轻轻地唤了一声:“公子,请用茶。”
崔护听见来自少女的声音,很快便从刚才的思索中回过神来,发现她早已站在了自己的身旁。他礼貌的打量着少女那一身不施脂粉的打扮,虽然,此女子穿了一件素净的布衣,却不知怎么的,反而,更加衬托出少女的纯真和灵秀,就好像一朵春风中的桃花,很是美丽。
一时间,崔护有些看得发怔了。
少女似乎也察觉到他的一些异样,随后,垂下了眼帘,无意中的娇羞把自己衬托得更加动人了。这让崔护更加的心旌摇曳,差点难以自持,不过,好歹他也是饱读诗书的书生,于是,他努力稳住了自己的情绪,所幸没有在少女面前失态。
崔护礼貌地接过少女递过来的茶杯,轻轻地喝了一口茶水,故作镇定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但最终他没忍住好奇心,还是向少女叩问了她的姓氏及家人情况。
但是,少女像是不愿意透露些什么,只是淡淡地说:“小字绛娘,随父亲蛰居到这里。”但对姓氏和家世还是一字不提,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崔护意识到少女对自己的警惕,以为对方没有看上自己,也就不便多问了。
在屋中,两人沉默了好一会儿,崔护为了打破尴尬,就将上一个话题转到了景物上。他赞叹这里景色宜人,如同仙境一般,是个不可多得的游春佳地。能在这里隐居的人,一定也是神仙一样的妙人儿。
少女却只是任他高谈阔论,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依然不说话。
崔护一说到春天,忽然诗情大发,忍不住对古今著名的游春诗词品评了一番,说道:“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说完后,他意味深长地看着绛娘,期待着她接下来的反应。
绛娘是灵慧的女子,怎么会不明白他的意思呢。在春意盎然的季节,出现了这样一位风气宇轩昂、才情逼人的少年郎,她的心,其实也早就春意荡漾了。但是,作为一个知书识礼的女子,怎么可以在一个陌生男子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她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可能让她主动接话。
于是,她坐在那里含羞不语,但是,两片红晕早已染上了面颊,偶尔也含情脉脉地向崔护一瞥,和崔护的目光一交接,她很快地低下了头,羞怯地望着自己的脚尖,俨然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
面对少女的笑而不言,崔护这个没有太多接触异性经验的人,也不知该怎么办了。饱读圣贤书的他,是绝不能做出轻浮鲁莽的举动的。要是搁现代,他绝对是一个大直男,毕竟,平时也很少接触女孩,对少女的这番举动,自然是感到不能理解。
他见少女一直沉默不语,觉得自己肯定是得罪了她,所以,才会暗暗警惕着自己。心中不禁有些失落,也有些无奈。
古代的人们,是非常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的。要知道,一对未婚男女,虽说,只是简单的端茶递水,但是,两人独处一室,说是破格的举动都不为过。其实吧,在乡村僻野这里,还算说得过去,但要是在城里,那便是太大逆不道了。
此时的崔护和绛娘,彼此都被对方深深吸引着,在那一刻,两个人的视线中仿佛只有彼此,算是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从此一心为一人”。但是,“发乎情,止乎礼”的传统,最终,让两个受过礼节教育的年轻人,没有发生进一步的越轨行为。
甚至,这两个人都没有直接将好意说出口,只是默默地用眼神表达着心情。
再怎么磨蹭,再怎么不愿离开,时间终究是一点一滴的过去了。眼看着太阳将要下山,崔护只好起身,喝完最后一口茶,道谢了一番,恋恋不舍地向少女辞别。少女能做的,也只是把他送出院门,倚在柴扉上,默默地目送着少年郎,等到他的背影渐渐模糊,她才把目光收了回来。
其实,崔护也是时不时地回过头来张望一下,只见如同桃花一般的少女,正好映着门前艳丽的桃花,他不禁暗叹:“果然是一副绝美的春景图啊!”由于,越走越远,他对少女眼中浓浓的眷恋已经看不清楚了。
从崔护离开以后,绛娘便对他一直念念不忘。那翩翩少年郎的身影,每时每刻都在她脑海中,不曾散去,但她只能朝思暮想,却不能对任何人提起。毕竟,在当时那个年代,如果一名女子主动向别人打听一名男子,是会被认为“不守妇道”的。
而另一边的崔护,回到家中,很快埋头于繁重的功课中,日夜苦读,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学业上,至于春游巧遇绛娘一事,他只能暂时地将其抛在脑后,不敢再细细回想,深怕心猿意马,把学业荒废掉了。在他心里,也有一个美好的期待,他要好好考一个功名,有朝一日重新来到那个地方,去找那个像桃花一样的女子,去给她一生的幸福。
时光飞逝,一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晴天。
崔护望着窗外又绽开了的桃花,不由地触景生情,想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不知怎的,那感情的烈焰又在他心中翻腾。他意识到,这种情愫是无法再压抑下去了,带着兴奋喝急切的心情,一路快步来到了城外。
一路上的风景还是和去年一样,花开如旧,天气也依然宜人。但是,这些景物都丝毫引起不了崔护的兴致,因为,他心中只想再见一次那片灿灿桃花中的少女。他在心里甚至想着:应该怎样给对方一个惊喜,万一对方忘了自己怎么办?万一对方觉得自己太鲁莽了怎么办?
经过寻寻觅觅一番,他凭着回忆中的路线,终于找到了那个茅舍,这里的一切都没有改变,仿佛那一次春日中的艳遇,都只是发生在昨天。
近乡情怯,崔护给自己做了好些心理铺设,才走近了院落,里头却是寂静无声。
于是,他隔着竹篱高呼道:“小生踏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他重复着去年对那位少女说过的话,期待着去年的那一幕能够再次重演。可是,许久都不见少女出来,情急之下的他,再也不顾什么礼数,唤了几声:“绛娘!绛娘!”
还是没有人回应,他定睛一看,才发觉到,茅舍门上挂着一把铜锁,宣告着主人没有在家的事实。
崔护原本火热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大半,如同一瓢冷水浇到头上,那种滋味有些不好受。但是,他还是执着地推开了柴门,在院中桃花树下枯坐着。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几小时,那些花瓣落了他一衣襟,还是不见少女归来。
又到夕阳西斜的时候了,他失落不已,打算起身离开时,后来,转念一想,怎么也该给这位少女留下一些话吧,于是,他从窗棂中取出了笔墨,在房门上写下了七绝一首《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非常直白的诗文,其实,就是描绘了一个画面,仿佛就像是电影中的片段:
去年今日,这个农家院落的小门里,有一棵桃花盛开的桃树。桃树下亭亭玉立着一个青春少女,她的脸庞和桃花相互叠印,辉映起一片梦幻般的红云。今年今日,这个农家院落的小门里的那个面如桃花的少女不知哪里去了,只有那树桃花依然在绽放,就像在春风中微笑一样。
......若不是亲身经历,诗人怎么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句。
回到家中,他的心里还是一直放不下来,同时,也在不断地困惑着:“伊人究竟是到哪里去了呢?扫墓不成?还是探亲?再不济就是郊游?难道......是出嫁了?”
他想来想去,想得头都疼了,可是,绛娘的倩影还是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这样一来,他是不能好好的用心读书了,怕是连茶饭也吃不下去了。
又过去了几天,他决定再次前往城南寻访。这次,他熟练地找出了茅舍的位置,还没来及走近,远远的就听到了茅舍中传出了一阵阵苍老的哭声。
崔护心中一紧,感到事情不妙,连忙加快脚步。赶到茅舍前,高声向老人询问此地发生了何事。过了好一会,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从茅舍里头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老头泪眼模糊中,上下打量着崔护,试探地问道:“你就是崔护吧?”
面对老汉知道自己的名姓,崔护有些讶异,但是,他还是如实承认了自己的身份:“晚生便是崔护。”
老汉一听,顿时悲从中来,哭着说:“就是你,你杀了我的女儿啊!”
崔护又惊又吓,连忙询问:“敢请老丈说明原委!”
老汉硬咽地说道:“我有个爱女,名叫绛娘,年方十八,是个知书达礼的好姑娘。但是,自从去年清明见了你,日夜都在牵肠挂肚。她曾说道:‘崔护如果是有情有义的人,一定会再度来访。’你知道吗,她等了一天又一天,春去秋来,就是见不到你的踪影。现在也过去了一年,她原本打算放下这段情,这不,前几天到亲戚家小住,想放松一下心情,结果回来后,就瞧见了门上你所题的诗。她可是很痛恨自己错失良机了呀,以为今生是再也见不到你了,以为自己这辈子就只能孤独终老了。就这样,她不食不语,一病不起了。”
老汉重重地叹息了一声,继续说道:“我年纪老了,只有这个女儿和我相依为命,之所以她迟迟不嫁,就是在等你这个负心汉啊。谁能想到,现在的绛娘先我而去了,你说,难道不是你杀了她吗?”
崔护听完老头的这番哭诉,被绛娘已死的消息震惊的不知所以。他没想到,二人只是萍水相逢,绛娘居然如此痴心,用情是如此之深。更没想到,绛娘原来早就跟自己情投意合,只怪自己当年没有看透女子的心,硬是把一桩美事变成了坏事呀。
绛娘的死让崔护心碎了,他呜咽道:“我去年路过这里,口渴了想讨个水喝,幸好小姐心善赐茶。前几天再次寻访,没有等到小姐,只好题了一首诗,希望她能看到,没想到,竟然出了这样的变故!”
过了一会,崔护再说:“绛娘既然不在了,那么,晚生也不愿偷生了!没有她,我的生活又有什么意思?我活着还有什么用?我考这功名,又给谁看?我考上之后,又娶谁回家?”崔护边哭边说,边直奔入内室,抱住刚断气不久的绛娘,声嘶力竭地呼喊:“绛娘你等等我,崔护这就随你而来!”
崔护一边摇晃着绛娘,一边大声地哭喊。
或许,是他的精诚把苍天给感动到了,就在这时,绛娘缓缓地苏醒了过来。一开始只是呼出一丝绵绵的鼻息,接着双目微微抬起,唇角动了动......睁开眼后的绛娘,一下子认出了崔护,随后,便把脸深深埋进崔护的怀里。
老汉看见女儿活了过来,惊喜万分,连忙备好了姜汤和米浆,崔护温柔地给绛娘灌下,让她小口吞服。不久,她的脸色也逐渐洋溢着红晕,看得出来是在逐渐好转。
就这样,绛娘从鬼门关走了一圈,又回来了。
崔护知道自己是不能再失去绛娘了,回到家后,便向父母说明了一切。父母都是通情达理的人,也十分体谅他们二人的一片真情,很快便依礼行聘,选了一个吉利的日子,崔护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用八抬大轿将绛娘娶进了门。
从此,成就了一段红袖添香,才子佳人的浪漫爱情!绛娘的父亲也得到了崔家的妥善安置,如愿得以颐养天年。
只是,这对父女始终不愿讲明自己的姓氏和身世,也就留下了一个千古难解之谜。或许,老汉曾在朝中为官,结果因故获罪,于是,父女二人隐姓埋名,到博陵城南隐居。既然绛娘父亲有所顾忌,崔护一家也就知趣地不再探究了。
不过,崔护娶了绛娘这么一位情深意厚的娇妻,而且贤淑美慧,对公婆还很孝顺,他的心中自然是美滋滋的了。绛娘白天勤劳持家,晚上给丈夫伴读,让崔护能够心无旁思,专注于功课。直到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崔护去考试,终于获得进士及第,仕途也是一帆风顺。
后来,他在妻子的帮助下,做到了为官清正,深受百姓的爱戴。
这就是崔护和绛娘的爱情故事,所谓一诗定诗名,崔护也以这一首诗,而成就了他的名垂青史,虽然,现在的我们只记得《题都城南庄》,不过,这诗文背后的爱情故事能够偶而被提起,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古今中外,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但却能让人记住的却很少,崔护算一个。
相关知识
此人遇到一个村姑,写了这么一首诗,结果成就了他千年美名
此人被称为文盲皇帝,一生仅写了一首23个字的诗,却名垂千古
李白向女子示爱,惨遭拒绝!于是写了一首酸溜溜的诗,流传千古
他只活了27岁,写下一首诗,短短4句,却火了千年
宋朝一位“低产”诗人,一生只写了半首诗,却流传千年成为流行语
李白写了2句诗,赞美一个唐朝宰相,宰相死后被人唾骂千年
慈禧一生只写了一首诗,却被编入了教材,人人耳熟能详!
出名要趁早?他7岁写了一首诗《咏鹅》,荣登初唐四杰的宝座
李白被儒生嘲讽,他一怒之下写下一首诗,成了千年以来骂人的绝唱
李清照埋怨丈夫“无能”,写了一首诗讽刺他,没想到成为经典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05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83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9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7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32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