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票房预测超高,或成影史第一,为何被指是市场的悲哀?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继续屠榜,截至2月4日,影片的总票房已破46亿,多方预测影片将跃居中国影史总榜第一名。 更为可怕的是,预测票房趋势已经完全不按套路走,预测模型都套不了,哪怕剑指中国影史第一,都不知道这个剑悬在哪了。然而,正是因为哪吒的表现越好,越是有更多的人说,这才恰恰是市场的悲哀。

长期市场低迷,春节档太过火爆

现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领先全球,成为2025年截止目前为止的世界最大票仓。只是,这个情况并不会持续到年底,过去几年,几乎中国电影市场年的票房都集中在春节假期一次性爆发。

去年就是这样,大家以为春节的时候是开了个好头,《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各分一杯羹,都表现不错,谁知道这就已经是巅峰。2024年一整年的电影市场对比前一年萎缩了22.06%,让本就因为疫情三年入不敷出的部分电影院雪上加霜。

因此,很多电影人都高喊着要拯救市场,再这样下去,不只是电影院要倒闭,就连电影院背后制作电影的相关公司、工作人员、影视基地,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都要倒闭。

可是,各大制作出品公司都等着春节上映电影,观众也好像憋着才在春节会选择出去看电影。即便电影市场存在淡旺季之分,人们会更多地选择在假期的时候看电影,但是完全走向两个极端也实在不应该, 忽冷忽热显然不是良性发展。

实际上,这只能说明是大部分片方对自己的片子没有信心,总是希望借以人们最容易去电影院的时候跟着蹭着吃到蛋糕,不知道真正的关键不是档期,做好自己片子,自然会吸引观众进电影院。于是乎,这样本末倒置以为讨巧的结果,往往是自食恶果。

同期没有对手,前作也轻松超越

像今年这一次春节档的恶果,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原本应该是头部电影吃肉,剩下的电影分骨头,再者喝汤。结果这一次,哪吒一个三岁的娃吸干了大盘。

听说有的电影院为了让《哪吒2》挤挤,就连贴片广告都已经放弃了,郑州原先用于人大会议的千人会场,现在改用上映《哪吒2》,就在一边写的时候,电影的纪录都在一边刷新,更新都更不过来。

夸张的点在于,电影不仅吸干了票房的大盘,让所有人掏钱去看,就连其他平台,比如某个短视频上面也是一人独霸天下,别的电影就连零头都够不着。

或者,更为准确地说,不是《哪吒2》吸干了大盘,是它一个就是大盘。对这部电影,大家的表扬已经够多了,因为真的好看,可是,也不免让人产生更多的忧虑。

一部续作能够全方位无短板超越前作,不管是从制作特效、剧情内容还是复杂程度都上了一个台阶,实在罕见。续作超越前作让人不由地发愁,下一部作品究竟能否达到之前的高度。

同期打遍了对手,更超越了自己。那制作出来这样一部电影的团队是回回水准皆能达到这个程度,还是偶有意外呢,这又让人不免的打上一个问号。因为距离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时间跨度,有足足五年之久。

一部跨越五年,周期让人等不起

观众听到各种影视剧宣传里面,经常说他们是几年磨一剑,但磨出来的未必就是什么好东西。以后凡是影视剧制作周期达到五年以上,没达到《哪吒2》这个水准的,统统都是啪啪打脸。

有人愿意耗费五年的时间精心打磨一部作品,就为了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观众,这当然是好事,但是这样的事情却并不普世,更没办法推广,能让每一部作品都做到这个程度吗?

就包括饺子导演自己,未来还能有几个五年六年甚至十年?时间是最摸不准的东西,人生总是充满了意外,这五年时间,对于制作团队和观众都会发生很大的变数,谁都等不起。

这几天,网友们开玩笑说,过完年最多给饺子放假放到正月十五,你就给我动笔写。真不是大家急,也不是大家开玩笑。影视剧作品制作周期如果五年一部,团队里五年工资怎么发?人心还稳定吗?对第二部什么期待?万一扑了呢?观众看来这都是一场赌博,真不知道当事人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态咬牙坚持的,那这样的坚持,又能坚持多久呢?这些都是未知。

相关知识

《哪吒2》票房预测超高,或成影史第一,为何被指是市场的悲哀?
《哪吒2》单日票房大涨破6亿 预测总票房67亿将成影史冠军
《哪吒2》票房已超《哪吒1》 跻身中国影史票房前四
《哪吒2》逆跌,单日票房破6.1亿,吴京保持8年的纪录要没了
上映5天,《哪吒2》票房破31亿,将超越《热辣滚烫》杀入影史前15
《哪吒2》预测票房上调至72.41亿 目前票房42.52亿排名第八
2025全球票房榜登顶夺冠,《哪吒2》又给所有电影好好上了一课!
冲50亿,《哪吒2》首日破17个纪录,我断言:国产片天花板被改写
《哪吒2》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五 系列票房以突破百亿
连续5天逆跌,《哪吒》系列破98.47亿,陈思诚刚到手的纪录又没了

网址: 《哪吒2》票房预测超高,或成影史第一,为何被指是市场的悲哀?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1944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