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征主演的又一部“良心剧”——人艺话剧《全家福》之我观

(2025年2月6日星期四正月初九)

作者/齐一民

主演:冯远征、梁丹妮

剧场:首都剧场;时间:2025年2月5日星期三晚7:30

昨晚《全家福》无疑是到目前为止我所看性价比最高的一部好剧——因为票是“御用黄牛”小李殷勤送我的——他坚定地说“齐老师,你不用花钱,我送你票吧!”——这无疑是令人悲喜交集的一种“特殊待遇”——你懂的,我于是只好“却之不恭、受之无愧”,因为我将一口袋几乎和72元票价等值的礼物——包括两板巧克力糖和一袋咸鱼花生米送给冒着严寒特意给我送票的小李,他先貌似拒绝,然后将其收下,之后,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走进剧场去看《全家福》了。

我原本对《全家福》这部戏不太了解,就知道是叶赫娜拉姓氏的旗人女作家叶广苓的作品——她是老北京皇族人,肯定会对这京城满怀情意。

剧开演后起初我心态挺放松,然而看到一半《全家福》我就有些坐不住了——妈呀,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真实的历史回忆、而且都是刚过去那五六十年的,比如有“反右”运动中给好人冤屈戴帽子的、有“文革”中红卫兵打人抓人的,这些都是我小时候亲眼目睹或间接经历的故事,我叹服叶广苓真敢写、更佩服冯远征梁丹妮两口子真敢演——真实的让我都有点惧怕看了,于是我对自己说:这是自2023年底冯远征主演的那部《张居正》之后,他作为人艺院长主导、主演的又一部“良心剧”。

我印象中在人艺舞台上,扮演了33年李白的濮存昕是“浪漫担当”,而从2019年开始扮演杜甫的冯远征专门负责“塑造良心”,既有“浪漫”又有“良心”,这就是北京人心中的“人艺”吧。

谢幕时冯远征说这场《全家福》是已经演完二十年之后的最后一场,可怎么我今年才知道呢?

《全家福》说的是保护北京古建的故事——从上世纪建国初期一直演到当代——当然,还没包含2025这个已经开始由AI——人工智能主导的“最新世界”。未来的世界是虚拟和虚幻的,但老北京城的古代建筑——那些个曾经有过的城墙和城楼可曾是可触摸可攀登还可在它们上面远眺的,可就在那几十年间,它们却全被拆掉后踪影不见——除非在我幼年模糊记忆当中。

我其实是亲眼见过1969年——我7岁时才被拆掉的西直门城楼的。印象中13路汽车就从那门洞中穿行而过,城门外尘土飞扬,哦,原来那是北京九个被拆除城楼中最后的一个,它始建于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它竟然岁数那么大了——在我瞻仰它“遗容”的时候。

看完《全家福》后半夜里我想到——自己这批出生于六十年代初年的“六零后”竟然是上溯六七百年中那最后一批亲眼见过西直门并还脑海中存留下影像的人——再晚生两年的话即便看到了也不会有记忆,于是,按照“目睹过城门楼没有”分类,凡是在北京生活的人可以从我这个年岁开始划分,我之前的——也包括我,是六七百年间亲眼看过古城楼的,我之后的,就不再是了,如果这样思想,你就一定会将《全家福》当成一场掺杂着戏剧元素的——巨大悲剧来看。

它又一次揭开了我们对不会再拥有的那座“神圣之城”被毁掉的随心灵携带的永远深刻的疤痕,那伤痛时不时发作,那是巨大的“伤逝”,用那种号称“改变国运”(网上说法)“人工智能”、用DeepSeek(深度探索)再探究,也探索不出它发生的任何合理理由和动机,但它发生之后的后果,却是真真切切永难疗愈的隐痛。(完)

相关知识

冯远征主演的又一部“良心剧”——人艺话剧《全家福》之我观
舞台重现“诗之江湖”,冯远征主演话剧《杜甫》再度上演
北京人艺“五虎将”同台再飙《哗变》 冯远征吴刚诠释“话剧姓话”
众望所归!冯远征就任北京人艺第五任院长
北京人艺《杜甫》上海首演成功,冯远征演诗圣带观众游历“诗之江湖”
《张居正》北京人艺首演,冯远征希望观众感受历史剧的现代思考
冯远征:唯一的愿望就是要一辈子做人艺的演员
人艺院庆,冯远征邀于震和观众说说心里话
新任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好人、“坏人”和怪人
北京人艺《杜甫》探班,新任院长冯远征亮相

网址: 冯远征主演的又一部“良心剧”——人艺话剧《全家福》之我观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1970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