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科书已经缩减鲁迅文章数目,因为4个特点,孩子们真的很难接受
导读: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基本上都知道鲁迅这个名字,鲁迅无论是书籍还是人物事迹在旧社会的影响力都是很高的,正是因为写的文章和书籍影响力很大,才被选进教材中,大部分人知道鲁迅这个名字,也知道周树人这个名字,其实他真正的名字是叫周樟寿,生于1881年。
鲁迅的笔名很多,据说有一百多个笔名,文学作品也很多,我们熟知的《呐喊》其实是包括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乡》等我们熟知14篇小说。从这些书中,我们知道了阿Q那种自轻又自大,自尊又自贱的半封建社会的典型性格,也知道了《呐喊》中鲁迅想把人们从“铁屋子”叫醒来的无奈。
但是这些作品让现代的孩子们很难理解,这就造成了鲁迅作品“难懂”,其实经历过一些事情的人和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去看这些书都是很容易理解的,而且还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鲁迅的作品开始大量的进入到各个版本的教科书中,基本上在30篇左右。
当时这些文章进入书中之后,在有些文章的结尾处会出现这样两个字“背诵”,意思就是要求把这篇文章背下来,老师也会检查背诵情况,让学生们很是头疼,因为文章的思想和孩子们的思想基本上不在一个层次上,存在着很多的代沟,毕竟让处于幸福阶段的孩子理解艰苦生活确实有些难。
现在假如在翻开孩子们的书本,就会发现里面关于周树人先生的作品很少,这又是为何?其实这可能是考虑到周树人作品“难懂”,当时在那个年代,写出这样的文章很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但放到现在,孩子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美好,跟没没办法去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更难理解当时残酷的社会和现实。
对于周树人的文章来说,仔细看过之后,基本上所有的作品都有和现代文学作品有这样四个不一样:一是不经历一些事情的人很难理解文中所写内容;二是极其的有批判性,文中都是在揭露当时社会的本质;三是与现代社会很难匹配;四是当时反映的价值观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结语:鲁迅的文章从写完就一直影响着好几代人,对于当时麻木不仁的学生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可是如果放到现在,孩子们很难接受,还是希望给孩子们一片欢乐的天空,孩子们对于童年可以欢快的度过就好,这些作品已经没必要大量的留在课本里,只需要了解一下当时的年代就足够了,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再来看一下他的作品,对孩子们的影响可能会更多。
相关知识
原创教科书已经缩减鲁迅文章数目,因为4个特点,孩子们真的很难接受
鲁迅为何会被移出教科书?除了文章难懂晦涩外,还有两大原因
鲁迅那么经典的文章为何慢慢的都从教科书里删除了?看完你就懂了
“去鲁迅化”10年有余,鲁迅作品被逐步删除教材,要去掉什么?
为何鲁迅的经典文章会接连从教科书删除?这几个原因是关键
原创鲁迅为啥被逐渐移出教科书?列出了三点原因,还批其不是文学家
鲁迅为何逐渐被移出教科书?其被批不是文学家,原因有三
鲁迅为啥逐渐被移出教科书?其被批不是文学家,原因有三
鲁迅被陆续移出教科书,被批不是文学家,这是为何
“去鲁迅化”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莫言的观点值得深思!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391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232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47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5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57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88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80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48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