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神话寻宝人(文化之眼·从《哪吒2》谈开去①)
今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引发观影热潮和广泛热议。该作品为电影创作、文化传承发展、文化传播等方面带来诸多启示,我们特此推出系列言论,对相关现象进行观察和解析。
——编者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个民族的历史,经过不断上溯之后,往往是一片缥缈不定的雾,一条望不到源头的河。神话,是这片雾中的灵物,是这条河里的游鱼。中国神话群英谱上熠熠生辉的名字,给后世的文艺创作,提供了无数灵感和原型。
《哪吒2》的票房还在不断攀升,把一个个纪录抛在身后。作为一部续作,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放在世界影史,也是出类拔萃、不可多得的。市场再一次肯定了中国电影人的功力,也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神话是个宝库,不会亏待每一个认真的寻宝人。
何必舍近求远?1941年,万氏兄弟根据《西游记》改编创作出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4岁的日本人手冢治虫就是看了这部电影,萌动了心神,后来成为一代漫画宗师。
《山海经》中记录的那些古灵精怪,《搜神记》中留下的怪力乱神,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那是中国人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天真灵动,神奇瑰丽,充满丰沛的想象力。这些宝藏不会动,就看怎么取,怎么用了。跟兵法似的,理论在那儿摆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谁说中国人不善于创新、只喜欢守成?中华诸神的故事各异,但性格中都有一种不服的基因。夸父不服太阳,要追上去打下来;白素贞不服教义,执意要与凡人结合;刑天不服战败,死了都要拼;悟空不服天庭,要大闹一番……这是中国人性格中与温柔敦厚相辅相成的一面,是矛盾的对立面,代表了一种创造力、一种原始的活力、一种开拓性的精神力。
这样的神话人物,活力四射;这样的神话故事,跌宕起伏。对于今天的改编者、创作者来说,是多么好的素材渊薮。只要合理化汲取它们的性格元素,就能创造出符合当下需求的人物形象,因为中华文明是从未被割断的文明,一以贯之。今天国人的血脉中,流淌着上古时期的DNA,很容易就会和经典神话人物共鸣。
在观看《哪吒2》的过程中,这种感觉尤其明显,故事很远,人物很亲。究其原因,人们对它的改造,一刻未停。
哪吒最早见于《佛所行赞经·第一生品》《开天传信记》等唐宋时期的古籍,是佛教人物。从元代开始,哪吒故事开始走向世俗。《三教搜神大全》整合了以往的哪吒故事,成为较为接近现代人所熟知的形态。后来,《封神演义》《西游记》两本小说,把哪吒形象和故事基本定型了。再加上无数民间艺人的集体加工,通过戏曲、评书等形式,不断丰富内涵,扩大受众面。
可以说,前人早就把这个故事改得很流畅,磨得很圆熟,很适合中国人胃口了。因此,混天绫乾坤圈、三头六臂、哪吒闹海这些元素得以一代代传承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对哪吒的银幕形象塑造,可谓惊喜连连。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蜚声海内外;2001年,香港TVB《封神榜》中,十娘与哪吒的母子情深,让人动容;2003年的动画片《哪吒传奇》,豆瓣评分高达9.1……
在这些基础上,今天的影视工作者付出大量心力,进一步改编,赋予了哪吒新的故事、新的性格、新的精神,传播上大放异彩,回馈上盆满钵满,也就不在话下了。这也充分说明了,对神话的创新,唯有继承,才能更上层楼;唯有开拓,才能峰回路转;唯有跨越,才能呼应当下。
毕竟,那是我们的来时路,断断不可忘记。(熊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4日 第 07 版)
责编:秦炜轩、李萌
相关知识
哪吒姓氏引热议 专家从姓名解析神话人物的渊源流变
原创从《哪吒之魔童降世》谈起,浅析哪吒形象的历史变迁
张萌向外国观众介绍哪吒2
国潮崛起!从“悟空”到“哪吒2”,中华传统文化如何续写票房传奇?
《哪吒 2》北美市场前景引关注:口味不符却仍被看好破纪录
河南也有“哪吒故里”?为何神话人物会有“家”?
打破好莱坞垄断,《哪吒2》跻身全球票房榜TOP30!
哪吒2当中的申公豹,和传统神话文学中的申公豹,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幸亏我看过西游记,不然真不理解《哪吒2》无量仙翁竟是这等货色
《哪吒2》现象:中国文艺行业的新质生产力进路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61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314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694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9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5480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75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335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99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