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丑书为何能进入中书协?

“丑书”这两年比较火,说到底,丑书是书法家在特定的书法审美认知下催生的怪胎,是当代书法界整体浮躁,书法家目光短浅,不负责任,没有节操,对传统文化肆意糟蹋的结果。一些书法家为了顺利加入书协,获得名利,就开始挖空心思谋划着用什么方法来获奖。面对传统,那是高山般的存在,书法家想从传统中突破,进而获奖,难于上青天。

前段时间听闻书协主席明确对丑书说“不”,不过至今也不见什么动静。说实话,同为丑书名家,其实大家的情况也不尽相同。王镛算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实力书家,同时引领着美院的书法教学,尽管顶着“丑书盟主”的头衔,对其作品的评价还是褒贬不一,很有争议;另外一个擅写“乱书”的王冬龄,虽然经常出国忽悠外国人挺成功,在国内却几乎是一边倒的嘲讽声。

为什么说丑书还能进书协?是因为,在进书协前,他写的不是丑书,规规矩矩的楷书,或者合乎法度的草书,因为,加入各级书协是要有条件的,有门槛,要进去,就要适应规则,这点不含糊!为什么漂漂亮亮的加入,最后却被诟以丑书?原因无外乎这些:加入之初只是有了一个身份,而拥有同样身份的千千万万,怎么能脱颖而出?就会选择一些标新立异的举动。

我对于丑书的理解是“过度”,过度地夸张和变形、过度注重用笔而忽略了结构、过度注重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使书法作品失去了韵味,过度的个人行为表现失去了书法的本质,过度的用墨造成章法杂乱无章。书法有法,这个法就是法度,过度了,就不会那么优美和优雅了,就会“丑”了。在七分传统的基础之上,加上三分自己的东西,这样的作品,再丑,它能丑到哪去呢?如果只有二三分传统的元素,其他七八分都是自己的东西,写出的作品不丑才怪呢!

蔡邕,东汉文学家、书法家《九势》中有关于“自然”的论述: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记得当代魏碑大师孙伯翔先生说过,当代人学书法,先不要谈创新,应老老实实的继承传统。他还说,难道你的字超过古人了吗?如果没有超过古人,那就要继承;如果你的超过古人了,再谈创新也不迟。但是,你的字超没超过古人,还要经过历史的检验,并不是你说超过就超过了。当下的人动不动就提书法创作,这是不妥的,你会创什么?叫写书法作品就可以了,不要轻易地把写书法作品称为“书法创作”。

最好的审美应是从学习中,从实践中去体验。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始老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相信绝大多数书法爱好者都在向传统学习,也是走正路子。真有实力,愿为书法上下求索,大胆创新,即有出格,痴狂之处,也应怀揣包容之心,求同存异。(没有书法基础,借丑书之名,糟蹋书法的另类除外)

相关知识

原创丑书为何能进入中书协?
中书协副主席陈振濂的丑书,专家评价:价值500万,值得收藏
中书协主席沈鹏为什么要倡导丑书?他说:写不好传统就写个性!
重庆88岁著名书法泰斗李逸野,因不满丑书当道,宣称退出书协
丑书大师曾翔与丑书女皇刘晓庆,谁的价值更高?为何热衷丑书?
沈鹏弟子封他为“书法泰斗”,为何大众却说他是“丑书之祖”?
中书协主席沈鹏将当代书法引向末路,丑书法不断涌现是书法的悲哀
业余书法家贾平凹荣获艺术最高奖,中书协中美协还有必要存在吗?
重庆88岁老书法家,因不满丑书横行,两次主动退出书协
米芾说他是“丑书之祖”,柳公权冤不冤,学他的人为何越来越少?

网址: 原创丑书为何能进入中书协?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2670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