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姜昆:跟头是翻不动了,但脑子不能老
2025年江苏卫视春晚的舞台上,75岁的姜昆戴着喜庆的红围巾登场,与戴志诚、高晓攀、刘钊、贾旭明共同表演了群口相声《精准推送》,以辛辣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手法,将大数据时代诱导消费的网络陷阱揭露无遗,戳中了观众的笑点与痛点。观众纷纷感叹:“那个味儿又回来了!”
近年来在舞台上“好久不见”的姜昆在忙什么,近日记者走进了他位于北京东南五环的工作室——昆园学堂一探究竟。
姜昆在昆园学堂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本报记者刘英文摄
“跟头是翻不动了,但脑子不能老”
2024年7月,姜昆召集了一批年轻曲艺创作者,希望以传统相声的创作方法和艺术特色,创作一部有故事、有内容、有趣且对生活有启发的新相声。团队最终选定“大数据时代网络陷阱”这一全民痛点为题材,姜昆在其中扮演一位被“大数据套路”步步引诱的消费者,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叹:“这不就是我爸我妈我二大爷的经历嘛!”
近年来,电视晚会中语言类节目坠入低潮,姜昆百感交集:“现在社会浮躁,年轻人没有时间深入生活。但相声的‘根’在生活,‘刺’在时弊,‘魂’在让人笑过之后咂摸出滋味。”因此,他带领年轻演员们重拾“针砭时弊”的传统,巧妙平衡讽刺的尖锐与节庆的欢乐,就是想用《精准推送》这样的作品证明:扎根生活、直面时代的讽刺相声从未离场,如同“带刺的花朵”,既有批判的锋芒,又要绽放艺术的美感。
2025年江苏卫视春晚,姜昆等表演群口相声《精准推送》
他常给后辈支招儿,前两年听到“云南大象北上迁徙”的新闻,姜昆很兴奋,建议年轻人可以以此为灵感,写一个《险象环生》:“这段故事可以是一个新的《虎口遐想》,因为都是跟自然的矛盾,跟人的矛盾,跟生态的矛盾。”一说到这个题材,姜昆来了精神,脑洞大开想象起大象们每天搭着鼻子开会、互相调侃互相批判的样子,他眼睛里闪着光,嘴里包袱不断,让人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老虎面前浮想联翩的小伙儿。
姜昆坦言,年龄大了,体力精力不如从前,但对于创作,他仍心有不甘:“翻跟头是翻不动了,但脑子不能老。对艺术的高度、表演的认知,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理性了,这方面我还是挺有信心的。”
“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
1950年出生于北京的姜昆,从小酷爱艺术,多才多艺。在艰苦的北大荒,他凭借对文艺的热爱,成为宣传队骨干,并遇见了与其相伴一生的艺术形式——相声。他和师胜杰一起表演创作,被马季一眼相中,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在侯宝林、马季、李文华、唐杰忠这些前辈艺术家的指导和带领下,姜昆逐渐形成了自己别具特色的相声风格。
1987年央视春晚,姜昆和唐杰忠表演相声《虎口遐想》(资料照片)
从1983年担任首届央视春晚节目主持人并表演了若干节目,到72岁时第22次登上春晚舞台,姜昆的相声承包了太多人太多年的快乐记忆。20世纪80年代,他凭借《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等一系列新颖的作品,开创了“新相声”风潮。如今,他已是相声界的前辈,指着昆园学堂满墙照片中的一张大合影,他感慨道:“你看这一大群人,现在只剩下了快90岁的郝爱民老师,还有石富宽老师和我……”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姜昆从老一辈身上,学到的不仅是如何翻抖包袱、创作的要领、表演的技巧、上台的台缘,“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整个相声事业的责任心,他们在文化上的自尊和自信,传给了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不会忘。”
姜昆当年离开北大荒的时候,是师爷侯宝林接的他,并在合影时把他摁在中间的位置上,说道:“我让你坐这儿,是要让你记住你是从哪儿来的,你不能忘掉这个地方。你将来说相声,要为他们服务。”这番话让姜昆泪涌,并且铭记于心。
1983年,侯宝林先生作为首届央视春晚第一个上台发言的嘉宾,在介绍主持人马季和姜昆时,特别告诉大家:“这两个人,马季是我的徒弟,姜昆是马季的徒弟。”“他把我们的师承关系,在这样一个大的舞台上,告诉所有人,我们相声艺术一代传一代,这是一种传承,是一种接力。”
1983年首届央视春晚,侯宝林介绍徒弟马季和徒孙姜昆(资料照片)
马季同样怀着巨大的责任心,四处挖掘人才,几乎把当时所有有发展的年轻尖子演员,都招纳进了说唱团。姜昆说:“他们这些前辈,从不嫌弃后辈,总是带着年轻人一起进步。后来我也是学着他们的样子,去发现和培养年轻人。”
姜昆说,“我特愿意跟年轻人一起创作和演出,想向他们多学点东西。”他从年轻人这里学到“榜一大哥”这样的网言网语,还尝试过把RAP说唱的融入相声创作,也用自己的经验提醒年轻演员“分寸”与“尺度”的重要性……“相声界流传着一句老话,叫‘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姜昆说,“老一辈传给我们的,潜移默化中‘熏’出来的,我们也希望让下一代继续学到。”
“笑声,是最好的跨文化桥梁”
在曲艺出海方面,姜昆也是先行者。
中国曲艺家协会的同事透露,他经常早上六点多就起来学英语。在欧美国家演出,他用一句“我叫姜昆,姜昆就是JK,It means Just Kidding”,拉近了和英语观众之间的距离。在日本演出时,他和搭档戴志诚临时创作,将自己会的日语改编成相声段子。“这些都需要平时长期有积累,对外交流不是只拿自己的东西给别人看就行。人家说你是语言艺术家,你不能只会逗个乐而已。”
在他看来,文化自信首先要有文化自尊,要尊重和继承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珍宝,“像游戏《黑神话:悟空》、电影《哪吒》系列的火爆出圈,都让人拍手叫好。在对外交流方面,如何向世界亮好中国的文化名片,是一门学问,需要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我们还得花心思好好研究。”姜昆说:“笑声是最好的跨文化桥梁,我希望把中国的欢笑撒向世界,把世界的欢乐引进中国。”
姜昆带领中国曲艺团在加拿大演出的新闻报道,被当地英文报纸整版发表。本报记者刘英文摄
擅丹青,爱下厨,手风琴扬琴笛子都能演奏
生活中的姜昆既有书卷气,又有烟火气。
受父亲姜祖禹影响,姜昆自幼研习书法字画,如今身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妙笔丹青,画的侯宝林、马三立,生动传神。
姜昆的书法作品和他画的侯宝林、马三立以及自画像。本报记者王润摄
音乐是姜昆的另一份热爱。小时候家里没钱买贵重乐器,他就在桌子上画键盘练习。在奔赴北大荒的前一天,他和朋友们写下一首旋律动人、饱含深情的歌曲:“我们今天就要分手,亲爱的战友,心中的话儿说不完,歌儿唱不够~~”哼唱起半个多世纪前自己写下的曲子,姜昆的歌声中充满了美好的青春回忆。在宣传队时,只要有机会接触乐器,他就如饥似渴地学习,手风琴、扬琴、笛子等都能演奏。如今,他还经常与朋友们一起弹弹琴、唱唱歌、作作曲、欣赏音乐,这是他最喜欢的放松方式。
姜昆在北大荒兵团宣传队时拉手风琴(资料照片)
姜昆喜欢下厨烹饪,曲艺界很多人都吃过他拿手的炸酱面:“酱要亲自炸,甜面酱和黄酱的比例要合适,各种菜码要切丝拌匀。烹饪和艺术一样,都讲究火候和仪式感。”
作为公众人物,面对网络暴力和不实新闻,姜昆选择不屑一顾或一笑了之,因为他相信,无论晴天雨天,换个思维角度,生活就能从烦恼变为快乐。
“对同道心存平实,于艺术怀抱忠诚。”七旬老将,依然坚定地走在带给观众欢乐的相声之路上。
特别鸣谢:中国曲艺家协会
相关知识
姜昆当年为什么没把孙越安排好?不是不想,是不能
帅的我连翻三百六十个跟头……
谷建芬老师说那英长了“狗脑子”也不全对……
你的脑子不能再洗头了!
鞠萍向姜昆借5万 姜昆写字让她去卖?鞠萍:20年交情就值这五字?
恭喜!非遗相声大师姜昆,七个徒弟均是国家一级演员
姜昆崇拜风气滋生!相声界开始溜须拍马,盲目追捧“神明”?
郭德纲曾内涵姜昆:某相声表演艺术家,他闺女演戏,净跟导演睡觉
姜昆是侯宝林的徒孙?侯耀华:他没资格管杨议拜师的事
大山回应抄袭门!姜昆春晚相声再惹争议!网友定下“三宗罪”!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629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33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715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9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1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8653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79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342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06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