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提起“金玉良缘”最多的人,反而是林黛玉?

红楼梦中第29回,黛玉曾经因为宝钗记得湘云所佩的金麒麟而嘲讽她:“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对于这句嘲讽,宝钗的反应是回头假装没听见,糊弄过去,而并没有接黛玉的话,也没有和她较真。

然而,实际上假如我们替宝钗较这个真,仔细历数整个红楼梦的情节,我们会发现:其实红楼梦中,这个“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的人,根本不是宝钗,反而就是黛玉自己。

全书中直接或间接提到“金玉”之事的一共有11次:

第5回,太虚幻境里《终身误》中有一句:“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第8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中,宝钗直接向宝玉展示了自己的金锁,因此作者也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金锁和通灵玉的外观,并借莺儿之口点出了金锁的来历。

第19回,黛玉和宝玉玩闹之时提到:“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

第28回,宝钗的心理描写中明确提到“(薛姨妈)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同样第28回,黛玉针对元春的端午节礼感慨道:“我们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宝玉听闻此言发毒誓保证自己心中绝没有金玉之论。

第29回,张道士给宝玉提亲,对象是一位和宝钗年貌一致的小姐,尽管这次没有直接提到“金玉”之论,姑且也可认为是暗戳戳地说到此事,因为后文宝玉对此的反应就是“砸玉泄愤”。

还是第29回,黛玉和宝玉吵架时提到:“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来杀性子。”

第32回,黛玉听到宝玉一片私心称扬自己,心中感叹:“……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

第34回,薛蟠和宝钗吵架时提到“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

第36回,宝玉梦中喊骂时提到:“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可以看到,这些直接或间接提到金玉姻缘的情节中,只有3次是薛家人提到的,即便真的按照阴谋论的说法把张道士提亲一次算上,也只有4次。而由黛玉提起的次数居然高达7次。

这个现象尽管乍看之下令人惊讶,但是仔细想来却十分合理。对于薛家人而言,他们虽然可能比较希望促成这门亲事,但毕竟宝玉还小,何况涉及家族联姻,需要慢慢谋划,因此这件事虽然大,薛家人却并不会将其视为一件需要时刻挂在心头的烦心事来处理。

换句话说,对于薛家人而言,金玉姻缘更多是理智层面的利益考量,而不是像黛玉一般的感情问题。对于宝钗来说,尽管她对宝玉也有好感,但她强大的理智足可以将这份本来就不强的好感控制得很好。对于薛姨妈或者薛蟠而言,这件事就更是一件可以放在天平上称的事情,所以他们都不会像黛玉这样过于在意。

反观黛玉,此事就没有这么好接受了。自己身为孤女寄居贾家,无依无傍,宝玉的心思又无法捉摸,不知道他的心有几分在自己身上,几分在别人身上。假想敌宝钗,各方面素质与自己相当,且有王夫人、薛姨妈这些长辈为她站台,总体来说实力恐怕是强于自己,甚至还有金玉这样的天降信物来制造舆论攻势。

最最麻烦的是,黛玉对宝玉的感情实际上是见不得光的,连作者都不便直说,只以所谓的“下流痴病”来代替,黛玉难以宣之于口,更不必提亲自求证。

正是因此,黛玉前期会格外在意使她危机感最强的金玉姻缘。

然而,黛玉这么在意的,真是金玉之事吗?

恐怕也不尽然。

尽管她有事没事就疯狂cue宝钗,但一旦她和宝玉确定心意,哪怕金玉之事仍然存在,哪怕一切外物几乎没有变化,但黛玉却再未提起金玉之事。

如果黛玉是真的在意金玉之说,她恐怕只会在宝钗退出竞争之时才会停止这种担心,但实际上,直到34回,宝钗心中还并没有完全放弃宝玉,还坐在宝玉身边绣肚兜。但黛玉此时却已经可以笑着面对此事了。

从这个细节中就可以看出,实际上黛玉真正在意的,还是宝玉的心。前期,宝玉的心思未定,特别是他总是“有了姐姐就忘了妹妹”,黛玉对此不放心,便时常借着金玉之事试探宝玉。

她每一次提到金玉,都像是在问宝玉:你心里到底是不是只有我?我在你心里到底有多重要?我到底是不是你的灵魂的唯一?……

这些话在那个年代,一个大家出身的小姐无论如何也问不出口,黛玉只能一次次地借宝钗来试探宝玉。

第29回,曹公在黛玉的内心独白中直接解释了这个问题:“……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着急?可知你心里时时有‘金玉’。见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着急,安心哄我。”黛玉不停地提金玉之说,是为了试探宝玉是否真的对自己一心一意,而并非真的在乎金玉之事。所以,直到宝玉回答她那句“你放心”以后,黛玉终于相信了宝玉的心意,从此黛玉一心坦荡,再也没有提过金玉之事。

直到宝玉回答她那句“你放心”以后,黛玉终于明白了宝玉的心意。自此以后,黛玉便释怀了金玉之事,再未提起。

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金玉姻缘在红楼梦的前期提起频率很高,但它似乎更像是一种宝黛play的一环,它虽然涉及宝钗,但其实质却几乎和宝钗无关。

不过,当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审视这段情节时,金玉姻缘更有一种未来伏笔的意思。尽管贾府上下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时常提起金玉之说,并且以宝钗为代表的薛家最后也放弃了金玉姻缘的打算,但最终,宝黛钗三人仍然没有逃过“终身误”的诅咒。这怎么不算一种命运的嘲弄呢?

注:此篇部分灵感来自书友“小丸药”,特此致谢。

作者:泥娃娃,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相关知识

林黛玉入住贾府,命运多舛的人生就此展开 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
如果金玉良缘指的是薛宝钗的金与林黛玉的玉
87版《红楼梦》中,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镜头绝美,红楼梦之金玉良缘…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导演称不在乎票房 曾想让关晓彤演林黛玉
新版红楼梦 张淼怡 张淼怡林黛玉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 这是红楼梦 一黛不如一黛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你有何感想?
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
所谓金玉良缘,我却认为是木石姻缘
什么金玉良缘,依我看是木石前盟
《红楼梦》书中的“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

网址: 为什么提起“金玉良缘”最多的人,反而是林黛玉?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4081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