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谈曹植的《七步诗》
曹植有一首著名的《七步诗》,正式的版本是: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叫谁来看,都觉得是在影射他和曹丕的关系。于是关于这首诗,有一个传说,曹丕想找个借口除掉曹植,就把他找来,说:“你不是很有文采吗?你当场给我写首诗,在七步之内就要写好,否则我就杀了你。”曹植就一边走,一边念诗,果然在七步之内就写好了这首诗。这个传说最早见于《世说新语》,后来也被《三国演义》采纳了,说法大同小异。
这个故事是靠不住的。首先,曹丕、曹植这时候都老大不小的了,一个是皇帝,一个是亲王,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曹丕不可能把曹植叫来,说你写不出诗来我就杀了你。这也太儿戏了。万一曹植真没写出来,被曹丕杀了,曹丕出去,在朝臣面前,怎么说呢?“我弟弟因为没有完成作业所以被我杀了”,这样?
有人说,那谁知道?皇上就是这么蛮不讲理。先不说曹丕是不是这种蛮不讲理的皇上,假如他真是,那他直接把曹植杀了就行了,还找什么理由呢?当然,那他也不会看了这首诗就怎样感动了。
更重要的是,“七步”根本就不是一个时间单位。如果说“限你很短的时间写出来”,一般会说“一炷香烧完以前写出来”,怎么会说“七步以内”这么奇怪的计算方法呢?这个计算时间的方法,一看就是民间传说。民间经常会有“五步散”之类的传说,说吃了这个毒药,走出五步就会毒发身亡。但 “走出五步”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时间单位。曹植如果想活命,他可以像周星驰电影里吃了“含笑半步癫”的人一样,说“大不了我以后不迈步,都跳着走路”。就算不那么极端,他也大可以坐下来,静静地构思,慢慢地写,写完再起来走那七步。
实际上,这首诗从语体上看,应该是一首乐府。说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语言通俗平易,还有点风趣。曹植不是皇帝,没有资格写庙堂的礼仪乐府,但他是亲王,可以在自己的藩国写乐府,在藩国内部演奏娱乐。曹植的很多乐府,可能都写于他在藩国的时候。在藩国的时候,曹植一定是很思念曹丕,也有些怨恨曹丕的猜忌的。在为藩国制作乐府的时候,他也难免想起这些事,写进乐府去。一个人在被一种强大的情绪笼罩的时候,难免写什么都是写这件事,根本不需要什么特殊事件的触发。《七步诗》大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那为什么叫《七步诗》呢?我大着胆子猜,大概“七步”就是“七盘”。汉代有一种“七盘舞”,是在七个盘子上跳舞,就是踏歌之类。第一步是跳上第一个盘子,不用唱歌,在七个盘子中间跳,就一共是跳六步。《七步诗》正好是六句,跳一步唱一句。特别是中间两句,有点对举的意思,可能是因为中间两个盘子是对称的。这么说,《七步诗》应该是一类乐府的名字,是有固定的体式的,要求必须是六句,中间两句对举,就像跳皮筋的歌谣一样,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写《七步诗》,就要在严格的格式规范下作文章,有点像后来的填词。曹植的这首《七步诗》,将规则利用得十分巧妙,在游戏的歌谣中加入了淡淡的讽刺,所以广为传唱。
后来,大家不知道“七步诗”的意思了,“七步诗”的格式规范也就没有意义了,曹植《七步诗》甚至被简化为了四句的绝句,大家就更不知道“七步诗”是什么意思了。
本文节选自张一南老师的《张一南北大国文课:六朝文学篇》一书。
相关知识
【书摘】谈曹植的《七步诗》
《曹植七步诗的传世之美与文学价值》
【古诗词鉴赏】两汉诗人曹植《七步诗》诗赏析
曹植才高八斗,七步就能成诗,为何他的文学作品没有广为流传?
以前觉得曹丕绝情,让曹植七步做诗,后来明白了…
古有曹植五步成诗 今有蔡英文七步红毯
曹丕要是真想杀曹植,就不是七步作诗了,该是起步之内打赢许褚
曹丕见到2头牛互斗,刁难曹植作一首不带有牛字的诗,结果成就千古奇诗!
鲁迅写反七步诗骂民国政府获称赞,郭沫若也跟风,却得到无数谩骂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命曹植即兴作诗,不许带牛字,促成一千古奇诗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882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572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15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51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6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1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1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43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57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