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祚欢妙解武汉方言之美
何祚欢妙语讲述武汉话之美。
何祚欢讲得风趣,听众们听得开心。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我们武汉的方言有着很美的韵律,这里头是很有东西可以讲的,甚至用武汉话的韵调喊的号子都是很好听的。”3月29日下午,由武汉市文联和长江日报社主办的“艺心向党”崇德尚艺名家新秀大讲堂在长江演播中心开讲。年过八旬的武汉市文联名誉委员、著名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拄着拐杖登台,以一口地道的武汉话解读武汉方言的韵律之美、构词之妙和用语之雅,风趣、机敏中将戏曲、评书、山歌、号子等多种艺术形式信手拈来,让300余名听众意犹未尽。
■ 从戏曲念白到码头号子
湖广韵没有台词也好听
央视元宵晚会上让亿万观众动容的方言歌曲《汉阳门花园》、一推出就卖断货的武汉方言文创“蒜鸟”、说着武汉话圈粉无数的各路主播……每隔一段时间,武汉话都会在网络上掀起新的热潮。但是,长期以来,武汉话往往给公众留下“火爆”“冲”“凶”等印象,甚至连武汉人都深以为然。活动现场,何祚欢用半个多世纪的生活、艺术积淀,用武汉人的日常对话演绎出一个个生活场景,说来幽默俏皮,既押韵又生动。“其实,长久以来,武汉话说得比较‘肉酡’,很有特点、余韵绵长,而且富有音乐性。”
在何祚欢看来,方言的韵律是其独特魅力的核心,武汉话的韵律美体现在“湖广韵”。“清朝后期,四大徽班进京,众多湖北艺术家随之迁徙,湖北罗田人余三胜就是京剧鼻祖。他们在京剧中留下了大量湖广韵,使得人们在京剧唱词中常常能听到武汉话的痕迹。湖广韵的表现方式是唱腔、说白里有很明显的拖腔。没有湖广韵,京剧不会像今天这样好听。”
对于简单的念白“待我修书一封”“好大一棵树”,何祚欢分别用京腔、武汉话现场演绎,就算不熟悉戏曲的人也听出了其中区别:“武汉话说起来节奏短促,但余韵悠长。当武汉话的余韵拉长了之后,武汉话就美了。为什么?把它的韵律特色、把音乐上的美感给拉出来了。湖广韵拉长了韵白,让韵律伸展开来,这样听众听得舒服。于是,直到现在,京剧中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念白大多都带有武汉味,唱腔更是离不开武汉话。”
说到兴起,何祚欢顺口来了一段京剧《失空斩》中诸葛亮的大段台词:“临行之时,山人怎样嘱咐于你,叫你靠山近水、安营扎寨,怎么不听山人之言,偏偏在这山上扎营,只恐街亭难保!”他字正腔圆、汉韵悠长,赢得满堂喝彩。
武汉话的韵律到底有多美?何祚欢分享说,大汉口的码头号子完全没有歌词,仅靠“呦嗬哩嗨呀”“唉咿呦嗬”等字词表示节奏,就把武汉话的韵调唱得很美,改编的节目还拿下大奖。说话间,何祚欢现场演绎起不同号子的节奏:货物轻、路面平缓时,号子唱得婉转悠扬;抬货登岸时,号子则喊得高亢激越,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京剧、豫剧、评书、湖北小曲、长阳南曲、武汉民谣,北京话、上海话、四川话,何祚欢在演讲中信手拈来,牢牢地“抓住”了全场听众的耳朵。湖广韵的韵律之美、武汉话的鲜活灵动也随着这些演绎深入人心。
■ 方言连着一方乡土
回到家就应该说“家里的话”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自然就有了不同的方言。光武汉市一个区的语言都有很大差别。”何祚欢说,在历史的长河中,众多朝代更替、民众迁徙,而语言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交流工具,各朝各代都有公认的标准语音。唐朝以前一直以西部为根据地,所以中国古代都是选择以西北方言为标准语音。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在元明清时代就已奠定基础。他认为,普及和推广普通话是为了全国人民沟通交流方便。遗憾的是,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交流在加速,小语种往往就在不经意间消失了。方言的精华部分应该保存,方言的韵调、民间俗语中有趣的东西都值得保存。
“方言是和祖籍乡土、家庭生活习俗相关联的。”何祚欢幼年在汉正街长大,家里人说汉阳话。“父辈对我们的教导是,不管你出门说什么话,回到家就应该说家里的话——踏进汉正街664号的大门就得说汉阳话。”他回忆,1966年,他到上海去配眼镜,在船上碰到几个人的上海话说得非常溜,私下却是用武汉的黄陂话交流。他们说:“方言不能忘,不能忘本。”全国各地大致都是如此。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何祚欢对武汉方言有着很深的情感。“武汉话的基本音调是武昌官话,因为武昌历来是湖北的中心。”何祚欢说,近代的武汉话以武昌话的腔调作为基调,但发生变化和各种语言的“杂交”是在汉口完成的。武汉方言中也会融入天南海北的元素,目前的武汉方言是在逐步交流中形成的。在长期的武汉地方文化研究和推广中,何祚欢认为武汉方言的代表点就在汉正街、中山大道、江汉路、车站路一带。
何祚欢回忆起汉正街的老邻里生活,有“远亲不如近邻”的亲热和贴心;“竹床阵”每每引发风波都能迅速平定,背后是老武汉人的“礼性”和周全;金号里的伙计宁可受委屈也守着“规矩”,传达的是武汉作为商业城市的自律……一件件生活琐事娓娓道来,老武汉的街巷、人情、风物和文化底蕴都被何祚欢活灵活现地展现于眼前,让听众们仿佛穿越到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年代。
■ 传承城市文化基因
武汉话之美引发听众共鸣
从艺半个多世纪的何祚欢博采众长,不仅形成了儒雅平和、书路宽广的艺术特色,更在推动湖北评书传承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城市历史文化的梳理和记录,获得了无数听众的喜爱。此次大讲堂活动吸引了老中青少听众参与。来自武汉民间文艺家协会、武汉曲艺家协会的代表们,江汉大学、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黄陂区临空小学的师生们和大武汉客户端征集的听众们齐聚一堂,上到88岁的银发老者、下至五六岁的孩童都被深深吸引,不断鼓掌叫好。
在江汉大学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长期从事曲艺类非遗相关研究的副教授邓斯博自称何祚欢的“迷妹”。她说:“方言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沃土,更是维系情感认同、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纽带。何老师以生动的讲解与演绎,诠释了武汉话的独特魅力。老武汉人所具有的‘礼性’特质在何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方言是曲艺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基础,还是要从保护方言角度入手,有了方言的习得者,才会有曲种的传承人和守护人。”
黄陂区临空小学湖北大鼓社团的20多名师生代表“组团”到现场聆听。该校副校长杜浩军介绍,学校湖北大鼓社团2021年6月开班以来,累计吸引百余名学生加入,作品曾在央视等各级平台上亮相。“说好武汉话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传承。我们希望孩子们能进一步感受到语言传承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更加热爱传统文化、传承城市文化基因。”
初中生徐睿嘉听完演讲后激动地在朋友圈写道:“方言不仅是一种作为语言的文化符号,还是解锁故乡的钥匙。普通话让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方言则让我们铭记脚下的土地、乡音的力量,任何其他语言都无法替代。”
(叶飞艳)
……… 人物名片 ………
何祚欢 著名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北评书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2021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光明日报社主办评选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他善用武汉方言创作,是创作的多面手。《红岩》《杨柳寨》等作品将湖北评书传遍荆楚大地,剧本《穆桂英休夫》和长篇小说《养命的儿子》《失踪的儿子》《舍命的儿子》及改编作品先后获得曹禺戏剧文学奖提名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晚年主持推出“武汉工商业家族口述史”“武汉舞台艺术口述史”系列作品,为武汉留下无比珍贵的城市记忆。
相关知识
方涛表白何家欢结婚…
方涛与何家欢的婚姻破裂,缺乏信任的关系不堪一击!
六姊妹再生变故,何家欢方涛感情不和离婚,刘小玲为躲债去南方谋发展!
妈妈何家欢 终于要回来了,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我和爸爸方涛 激动地抱在一起
“非遗+研修” 助力文化传承
《交响组曲:敦煌妙染四帧》在武汉首演
邓紫棋送给武汉的专属限定礼物,好细心的解解,真的泪目了!
家喜盯上了妈妈的房子,家欢和方涛离婚了,方涛遇到打劫被人捅刀!
六姊妹结局:张秋林的算计不止用在了何家欢身上,还有方涛和刘妈
何家欢&何家艺:老婆力MAX,嫁到如此,夫复何求!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882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577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51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70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1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20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46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61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