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逾8万先人回归碧波 上海成为全国海葬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央广网上海4月4日消息(记者郭振丹)4月3日,上海滨海古园3号门广场汽笛长鸣,一场跨越34载的致敬仪式拉开“上海海葬34周年纪念活动暨海葬文化周”的序幕。自1991年首次举办海葬活动以来,上海已累计护送80247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服务家庭超31万户,成为全国海葬数量最多、服务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向海葬逝者敬献鲜花(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今年上海将传统的海葬公祭日延长为海葬文化周(3月28日至4月5日)。文化周期间,市民在滨海古园除扫祭之外,还可参与海葬公祭、“树”说思念纪念林植树悬挂思念彩带、海葬逝者人生故事征集等多项海葬文化活动。
新发布的海葬逝者人生故事征集活动计划每年整理收集一批上海海葬逝者的人生故事进行结集出版,留存海葬逝者独特的人生记忆。据介绍,开展这一活动不仅是为了缅怀和记录那些选择海葬的逝者,更是一场“生命对话”与“精神传承”。为家属提供一种更持久的纪念方式,让思念有处可栖;为城市构建一座精神档案,让海葬从一种生态选择升华为一个文化符号。
海葬逝者家属在“树”说思念纪念林悬挂思念彩带(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此外,上海于当日启动了上海海葬工作服务联盟装置,标志着上海首次实现海葬服务网络在全市殡仪馆贯通。该联盟以上海飞思海葬服务有限公司为中心,覆盖全市15家殡仪馆,以及“白事热线”962840、市属多家公墓,构成“1+15+X”的工作服务网。作为海葬工作服务联盟成员之一,上海市奉贤区殡仪馆表示未来将常态化开展海葬宣传工作,在窗口落实“首问责任制”以大力推广海葬等生态葬式,同时配合开展陆地告别仪式创新海葬服务,以及开放生命文化教育资源宣传海葬文化等,大力支持海葬服务工作。
相关知识
网络中国节·清明|逾8万先人回归碧波 上海成为全国海葬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致敬海葬先驱,上海举办“树说思念”纪念林植树活动
致敬先人遥寄追思 上海市海葬公祭仪式在奉贤举行
【网络中国节·清明】海报丨春和景明之色,文物名画之美
魂归大海居碧波 移风易俗寄哀思——辽宁海葬见闻
网络中国节,需要新生代的共创力量
独角兽在“二线”城市的格局变了:南京超过成都,合肥增加最多
华侨华人清明祭扫:返乡祭祖寻根脉 缅怀先人寄哀思
上海举办第十七届海葬公祭仪式,33年骨灰撒海71527人
评论丨网络中国节,需要新生代的共创力量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894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1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32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64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81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2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1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6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73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