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懂吴承恩埋下的伏笔了吗?其实西游记讲的根本不是取经故事,故事另有深意!
一提到《西游记》,大家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的画面。可你知道吗?吴承恩在这本书里埋下了好多伏笔,细细琢磨,会发现这故事根本不只是讲取经这么简单。
从人物设定来看,孙悟空的经历就暗藏玄机。孙悟空天生地长,无拘无束,大闹天宫时,把天庭搅得鸡犬不宁,这代表着对传统秩序的反抗。可后来被压五行山下,又戴上金箍,乖乖跟着唐僧取经。这前后巨大的转变,其实暗示着人在成长过程中,从叛逆走向被社会规则驯化。他一路上的降妖除魔,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逐渐磨平棱角,适应社会。
再看唐僧,他一心向佛,慈悲为怀,可有时却善恶不分,固执己见。比如在三打白骨精那一回,他多次误会孙悟空,赶走了他。这反映出在现实生活中,善良的人可能因为自身的认知局限,好心办坏事。唐僧师徒四人组成的团队,性格各异,有矛盾也有合作。他们之间的摩擦和磨合,就像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与不同人打交道,要学会包容、理解,才能共同完成目标。
另外,书中的妖怪也大有深意。有些妖怪有背景,比如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他们是太上老君的童子,下凡为祸人间,最后被老君收走。而有些没背景的妖怪,像白骨精,就被孙悟空一棒打死。这是不是像极了现实社会中,有些人凭借关系可以逃脱惩罚,而那些没有依靠的人,只能接受残酷的现实。吴承恩通过这些故事,其实是在讽刺当时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
所以说,吴承恩写《西游记》,表面上是在讲唐僧师徒取经的奇幻冒险,实际上是借这个故事,反映社会现实,探讨人性的弱点与优点,以及人在成长过程中与社会规则的碰撞和融合。他埋下的这些伏笔,让《西游记》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神话小说,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能引发人们对社会、人生思考的经典之作。
相关知识
你看懂吴承恩埋下的伏笔了吗?其实西游记讲的根本不是取经故事,故事另有深意!
西游记 的最后一集你真的看懂了吗?
专栏|鲁迅考证出《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
《西游记》有那么多动物成精,为啥这种常见的动物吴承恩不敢写?
《西游记》不是吴承恩原创?改编不是乱编,原作比其早200年
32年前的《西游记》,当时的特效你看懂了吗?龙宫是用鱼缸拍?
如果不是吴承恩,《西游记》的作者究竟是谁?鲁迅和胡适给出答案
西游记中燃灯古佛唯一一次出手,也告诉了大家取经就是一场骗局!
《西游记》为何没有出现猫妖,吴承恩没有漏写,只是不敢写!
杭州小女孩指出西游记漏洞,学者:难以反驳,可能吴承恩都没想到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899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3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2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71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8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2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73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7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