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让“游圣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400多年前,江阴人徐霞客以双脚丈量山河,写下被誉为“千古奇书”的《徐霞客游记》;400多年后,故乡人民以创新传承致敬“游圣”,让这张文化名片焕发出时代光彩。近年来,无锡江阴市深挖徐霞客文化资源,通过故居保护、品牌运营、节庆赋能、产业联动等多元路径,构建起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科考实录开先河
文学巨著传后世
2011年,国务院确定把每年的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这一天正是现存《徐霞客游记》第一篇开始的日子。
1998年,经全国专家评议推荐,《徐霞客游记》被列入代表中国文化的20部经典著作之一。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单旭介绍,这本书在艺术特色和写作手法方面有着突出表现,它融科学的逻辑思维与文学的形象思维于一体,既为中国科学发展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又为中国文学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徐霞客游记》最大的艺术特色,也是徐霞客刻意追求的结果,就是真实的描述。古代游记文学家大多是借景抒情,抒思古、思亲、思乡之情,抒豪壮、伤感、婉约之情,景物中无一处不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徐霞客则侧重于客观真实的描述,游记是科学性考察报告、调查实录,具有真实性,不是凭空虚构。
《徐霞客游记》的诞生,让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游记在内容上涵盖从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到动物植物,从城镇交通、矿产特产、聚落古迹到民族民俗,记述地理现象范围之广、深度之大,不仅《山经》《禹贡》等早期地理学著作望尘莫及,也大大突破了《汉书·地理志》等疆域地理志的桎梏而独树一帜。尤其是《徐霞客游记》对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岩溶地貌的系统、真实、生动和科学记述更是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英国李约瑟博士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给予了高度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徐霞客游记》中所记述的许多有关气象气候方面的珍贵资料和发现的规律性现象,对我国近代气象气候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单旭介绍,徐霞客所处的时代是我国近代小冰期阶段,年平均气温要比现在低2℃左右,同时也是天象、地象、人类历史急剧变动的时代。徐霞客出游日记中记述了不少奇异的气象气候现象,在他保留下来的1072天日记中,有537天的日记对于当天的天气变化和出现的风、雨、雷、霜、雪、雾、露、霾、雾凇、海市蜃楼等天气现象及阴晴、寒暑、旱涝等都有明确生动的记载。其余的日记虽然没有天气情况的记述,但结合对日记连续的分析,可推测这些日子没有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为晴好天气。为了方便行程安排,徐霞客还结合自己和群众的经验,进行了“天气预报”工作,预测天气的可能变化。
游圣故里展新姿
文旅融合谱新篇
江阴是徐霞客的故乡。多年来,江阴坚持弘扬“游圣文化”,挖掘旅游资源,先后建成徐霞客故居、徐霞客大道等文化旅游地标。
走进江阴市徐霞客镇南旸岐村,一座古朴的明式建筑群静静矗立在水乡的柔波里,这就是徐霞客故居。故居始建于明代,明末遭遇兵燹,清顺治年间重建,1985年大修。依托于江南水乡的独特条件,将近400年来,风雨如故,瓦舍犹存。而今,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滨江古城江阴以守护的方式留存着故居岁月的变迁。故居与周边的晴山堂、胜水桥、徐霞客墓和仰圣园等景点形成了一个整体,成为展示“中华游圣”的重要载体。
古朴厚重的明式建筑嵌于悠然水乡中,浑然天成。陆定一题写的“徐霞客故居”匾额悬挂于门庭之上,令人崇仰怀念。展厅内陈列有徐霞客传略、旅行路线图、岩溶标本以及生活场景等。天井右侧立着徐霞客亲手移栽的罗汉松,历经400年沧桑,依然亭亭如盖。
如今,每年有超过5万人次游客专程来到徐霞客故居,感悟一代“游圣”的壮阔人生。自1991年起,江阴围绕徐霞客“游圣文化”已举办19届“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如今的徐霞客旅游节,不仅仅是一张展示江阴形象风采的闪亮名片,也是促进文旅消费、经贸合作,带动江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
抓住名人IP
传承游圣文化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徐霞客镇敏锐地抓住了名人IP这一人文经济发展的“流量密码”。作为该镇的“第一代言人”,徐霞客已成为文旅发展的“王牌资源”。从故居内的无锡首场园林沉浸式表演,到全新发布的融入徐霞客剪影的镇形象标识,再到筹备重启的《徐霞客报》,一系列创新举措让这位古代旅行家“活”在了当下。
“步入‘双铁时代’后,用好人文经济发展的‘流量密码’,是举全镇之力正在探索的。”徐霞客镇宣传委员赵晓薇说。用好“徐霞客”超级文化IP,徐霞客镇早有筹谋。重点扶持推广“徐霞客”品牌市场主体,几年前,镇属公司就注册了徐霞客系列商标266件,并通过与文旅企业、农业企业合作,以商标授权的形式,将“徐霞客”“霞客”等品牌商标授权给多家优质企业,陆续成长了一批像徐霞客水产研究所等包含“徐霞客”文字、字母、图案商标的企业,“霞客家宴”菜品、“溯江源”徐霞客山泉水等产品也有了知名度。
徐霞客镇的企业家们对“徐霞客”IP有着很深的情怀。江苏雪豹日化有限公司展厅内,不仅有整墙关于徐霞客的人物介绍,橱窗里也摆满了与徐霞客相关的各类收藏,其中还有冰心题字的《少年徐霞客》剧本。“10多年前,雪豹举办的首届徐霞客杯书画大赛收到了近千幅作品,在海内外掀起了一股‘徐霞客热’。”董事长李秋雁说,近两年,他们还创新在牙膏包装上融入徐霞客元素,让徐霞客文化走得更远。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现着城市的气质。江阴正持续发挥独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加大对徐霞客故居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力度,努力讲好徐霞客故事,传承好“游圣文化”。
江南时报记者 邓雯婷
摄影 马晓康 潘浩东
相关知识
江阴让“游圣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让丝路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人民网评:让丝路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江阴高铁站徐霞客雕像揭幕
向海泉州|人民网评:让丝路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让秦腔艺术继续焕发光彩
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守正创新 让传统戏曲持续焕发光彩
短视频让千年诗意焕发新光彩
与时俱进,让传统节日焕发时代魅力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899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3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4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71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0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4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73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7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