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为何要下扬州

□程 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名句。公元730年,李白作此诗时,正在湖北安陆市前宰相许圉师家入赘。

四年前的春天,李白“曩昔东游淮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首赴扬州的李白,不到一年消费了三十多万钱。据《资治通鉴》载:“是岁(公元725年),东都(洛阳)斗米(约6千克)十五钱。”即便是李白说的数目有所夸大,但仍可以看出他在扬州短时间内就花掉了一笔巨款。

李白为什么要不远万里从四川跑去扬州呢?毫无疑问,他当然是为了寻求仕途机会。当时人们称天下之盛,扬州第一而成都次之,即所谓的“扬一益二”。

扬州最早叫邗城,因为吴王夫差在淮河与长江之间挖了一条邗沟。后来,隋炀帝为了方便南北物资运输,又把邗沟扩建成了隋唐大运河。隋炀帝杨广的《泛龙舟》诗云:“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而扬州恰恰处于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之处。当时的扬州不但是国内水运交通的枢纽,也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伴随着茶叶、瓷器、丝绸、香料等贸易的兴盛,扬州很快就发展成了超一流富裕繁华的大都市。

李白下扬州,大致类似于现在的“沪漂”“广漂”“深漂”。不过,他的目的却并不是为了赚钱。因为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也就是说,李白在长安除了吃喝玩乐外,还经常结交、接济朋友。但现实很残酷,李白在扬州待了不到一年,钱花光了,人也生病了。

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李白在扬州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静夜思》。虽然关于《静夜思》的写作年份及创作地点仍然有争议,但现代研究者郁贤皓认为的疑作于“东涉溟海”“散金三十万”之后的贫困之时,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就在李白贫病交加时,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氏来到了他身边。开元十五年(727),李白和许小姐在湖北安陆成婚。他写下“烟花三月下扬州”也是在湖北安陆生活期间,“烟花”是指春天的扬州柳絮如烟,繁花似锦。

“下扬州”一说,大致是因为古代从中原到扬州基本都是从长江顺流而下。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南朝殷芸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殷芸原文的意思大致是说“上扬州”的目的,无外乎当官、发财、成仙,有人却“欲兼三者”。

那么,扬州究竟有多美呢?

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说:“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此句一读便知,桥美,景美,人更美。同样是杜牧,他又在《隋堤柳》中说:“夹岸垂杨三百里,只应图画最相宜。”隋堤就是指邗沟之堤岸,密植杨柳、桃花沿岸数百里。春天的扬州运河边,恰如李益行描述的“桃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如今扬州还有一条“烟花三月”路,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因为孟浩然去了扬州,李白去了扬州,写《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到了扬州,所以古代文人们也把扬州当成文化胜地,大家都在最美的三月组团到扬州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关知识

烟花三月,扬州之约:一场与诗意的邂逅
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的美丽与古诗的魅力
2023年三月文案: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古代女子们为何对扬州瘦马谈之色变……
“2023扬州红桥雅集”本月22日在冶春园举行,重现诗坛盛事
纪念风雅盛事“红桥修禊”,“今日扬州”主题诗词开始征稿
运河大剧院推出《大运扬州——琴鹤同鸣》,本月上演四场,今晚8点开票
唐诗交响音乐会《长·安》在扬州上演,濮存昕、张国立、何赛飞、张铁林等激情演绎名篇佳作
我或许真的中了幻术,竟然没有认出这是雪三月? 这是为何呢?
瘦马到底是什么?沦为瘦马的女子到底多凄惨?为何扬州瘦马最多?

网址: 烟花三月为何要下扬州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5142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