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的秘密

陆小鹿

马尔克斯遗作《我们八月见》

在图书馆里读书,效率总是出奇地高。一杯咖啡的时间,我读完了马尔克斯的遗作《我们八月见》。这篇小说篇幅不长,非常好读。于我来言,能一口气读下去的小说就是好小说。

《我们八月见》里推荐了不少书籍:《德古拉》《三尖树时代》《火星编年史》《瘟疫年纪事》;也引用了不少音乐,为人物的情感与命运染上别样的色彩。

书中开篇,德彪西的《月光》如轻柔的月光洒下,拉开了故事的序幕。这首来自《贝加摩组曲》第三乐章的曲子,创作于1900年,是德彪西早期的作品,也是他从浪漫主义向印象主义风格过渡时期的代表作。1884年,德彪西荣膺罗马大奖后,在罗马美第奇别墅生活的经历,以及游历意大利贝加摩地区的见闻,为他创作《贝加摩组曲》包括其中的《月光》提供了灵感。在那个时期,音乐界对传统和声、旋律的质疑与挑战不断涌现,德彪西也开始探索新的音乐语言和形式。他运用非传统的和声与旋律,打破传统音乐限制,开创了印象派音乐风格。这种风格注重音乐色彩变化及在人们脑海中留下的印象,而不再以旋律为绝对主导。

《月光》以清淡的笔墨、朴素的音调,描绘出万籁俱寂、月光如洗的画面。乐曲采用古老的多里亚调式,充满诗意。全曲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段速度徐缓而富有表情,展现出月夜的幽静怡人;中段似清风摇动树枝,树叶沙沙作响,与前后的宁静形成对比,增添了动态;第三段基本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音型有所变化。最后是一段尾声,宁静的曲调与分解和弦将月光下飘渺如梦的意境描绘得更加富有诗意。

小说《我们八月见》里,《月光》的第一次出现,就像为女主人公安娜的内心世界铺上了一层静谧的底色,暗示着她平静外表下隐藏的细腻情感。每年8月16日,安娜都会前往岛上看望已逝的母亲,献上一束剑兰。在这个充满回忆与秘密的旅程中,安娜或许会一遍遍去聆听《月光》,那诗意的音符如同月光洒在她的心田,唤醒她内心深处潜藏的情感。又或许在她于岛上的某段艳遇中,《月光》作为背景音乐,烘托出暧昧而浪漫的氛围,让情感在月色与音乐中悄然流淌。

小说末尾,《月光》再次响起,此时却被改编为热情大胆的波莱罗舞曲。这种转变,恰似安娜在经历了一系列情感波澜后的内心蜕变,从平静走向热烈,从压抑走向释放。

总之,《月光》的音乐风格与小说的氛围相得益彰。马尔克斯巧妙地借助音乐的力量,使小说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立体。那如梦似幻的旋律,仿佛是安娜内心世界的映射,她在婚姻与自我情感之间的挣扎、对母亲秘密的探寻、在岛上经历的种种,都如同《月光》一般,有着难以言说的微妙与深邃。当音乐响起,读者仿佛能走进安娜的内心,感受她的孤独、渴望与迷茫。而这正是文学与音乐跨艺术形式结合的魅力所在。

相关知识

月光的秘密
月光下起舞的吸血鬼
“我的夏日月光恋人”
月光堂堂
月光打雪
民国时期的温柔月光! 周也
黑色月光越来越癫了!
重新看月光变奏曲这段花絮,当年的月光粉吃太好了吧! 丁禹兮·虞书欣
《月光变奏曲》的含金量还在上升,有多少人因为二搭又去看了小月光的
对于新剧《黑色月光》…

网址: 月光的秘密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5177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